你有可靠的「導航系統」嗎?/劉兆玄

若說社會是個「迷宮」,學校園無疑是個「迷宮」。對未經迷宮,直接跨入迷宮的青年朋友言,人生的歷練力於修與覺;對有幸進入迷宮錘鍊我的朋友言,適切的導引卻似乎更形重。

學儼是一個雛形社會,但又絕不等同校園外的光怪陸離、五光十色。我稱它為教育、實驗濃厚的「實驗室」。是每一個洋溢著理主義、懷抱不凡的年輕人,接觸社會的冷酷、功利前的「中途站」。這個中途站提供了更轉圜的餘,供年輕人冷靜思辨理與現實間的衝突,更貴的,它教育與嘗試為營養劑,癒合一切的錯誤、質疑,讓每個走實驗社會的年輕人,即使面對現實中更惡劣的挫折與荒謬,仍有十足堅忍執著的勇氣。

因此,「知識提升」、「培養專業人才」等等,這些當的教育宗旨,算是學教育最低限的求。珍視每個理主義者人格的完熟長,孕育真正才識兼具、理為人生導師的青年,才稱學教育的終極目標。換句話說,這個實驗室,不但是「學識的實驗室」,更是「人格的實驗室」。

舉個例子來說。有一位學生偷竊行為曝了光,對方堅持告訴,他急哭喪著臉哀求:「我還是學生啊!」對方念及他的前途,又經學校面調解,才懲戒替代告訴了。

這位學生的導師問他,免於階囚的癥結在哪裡?他囁嚅說:「因為……學生。」導師說:「『學生』是空洞的名詞,救不了人。是它的特質,教育的包容救了你!因為你還是學生,教育體系包容你,允許你知過後改……」那學生頓時徹悟。我相信,今後他對「學生」實質意義的了解,一定比別人來深刻。

學提供了實驗場所,實驗的敗,還端實驗者有沒有科學鍥不捨的定力及觸類旁通的智慧。我己做實驗的訣竅是:凡比別人深入一點兒。

在我長的年代裡,物質生活不像現在采姿,生活本身更像一幅素樸的「素描」或「淡彩」。念書、畫,我很容易「進入狀況」,專忘我的境界。這種篤定的工夫,了習慣,一生受無窮。我還在國科會服務的時候,千頭萬緒的行政工,有時會使我浮氣躁,謀不對策來。我常的化解就是暫時回復我的學者身分,念念書、做點研究,藉著精神的完全投入,平靜氣,釐清思緒,再行政的難題做二回合的較量。

現代的社會,人浮靡,凡講究包裝,處處潛伏麗的陷阱。惜,沒有幾個人覺悟,單外貌引人的物,不旋踵間,容易遭人遺棄。這一代年輕人掙脫現實的誘惑,穩固我的志,的確格外付代價。我所謂的「凡比別人深入一點兒」,即指少說,即思即行,在生活的任何範疇裡追求「深度」。

學問的深度,說來意象明確,有一定的軌跡資探索。生活的深度?像有點模稜曖昧,不知所云。我的意思是:拿個來過日子,不「淺嘗即止」。打球、戲、聽音樂、畫畫、棋,乃至登山、游泳,無一不學,但總學一點「意思」來。至於究竟投注少血,才領會一點「意」、一點「快感」?我無奉告。什麼才是「深度」?有身在其中的人才知。做實驗的一步,就是這種「淺嘗即止」的脾氣收一收。

其次,學習「滾雪球」的方法。目前未臻完善的教育制度,最的缺失就是教材過於零碎分割:老師片段教,學生片段記憶。「學生」往往長於分析,短於綜合;學愈,徒拼湊了更知識雜碎。我武斷說:這種知識絕不運!

除非,領悟力、思考力結堅實的韌帶,將零碎的知識整合融貫,知識才有相乘相加的擴效果,知識的雪球才越滾越!

但是,智慧定力仍是手段。我還進一步追問:你己對四年實驗的期許是什麼?

提升人的「品質」是學教育普遍的期許,但這卻是避免理頹喪扭曲的最佳保障。

實驗失敗的例子,我太。有些人不清學教育的真諦,我修鍊的工夫做不夠紮實,一旦遭遇社會現實,無法學致,理落空,很快跌入負面的、退縮的深淵;這比一具動力不良的火箭,了社會,衝力銳減,了死火箭。還有一種人,雖衝力十足,但我的理念既脆弱又不堅持,入了社會,迅即見風轉舵,將昨日的理盡打入冷宮,追慕庸俗淺薄的人生價值;這又比一架亢奮卻盲目的火箭,毫無方向感,亂衝亂撞,遲早難免撞或或的禍來。這兩種情形是學教育失敗的悲哀。它們的共同致命傷是:缺乏精密的「導航系統」。

我目中理的火箭是:知識及定力為動力,理及智慧為導航系統,繪理主義的色彩,在校園內盡情磨練,使飛行技術趨於熟,一旦飛入社會,才遠航不墜,不偏向浮沉。不僅此,更為其他盲目失速的火箭的領路先鋒——那麼,我說,一個優秀的社會領袖人物便逐漸形了。

什麼是具體的「導航系統」?不問我,問問己究竟關什麼,對哪些物有由衷的興味。

有一件,始終讓我啼笑皆非。學生們有時向我抱怨,為什麼不「鼓勵」他們做這做那。我說:「你們這句話太沒深度。」他們還不服氣。我說:「牽馬河邊,我辦;強迫馬喝水,我辦不。」客觀環境的改革,充其量不過是「牽馬」的過程。年輕,讓人容易理直氣壯,向外予取予求,很人卻忽略了我才是生命的真正主宰。

仍在試飛或航行中的青年朋友,你有靠的「導航系統」嗎?

(林慧峰採訪記錄稿)

一曰慈,二曰儉--/王文興目录+书签詩與哲學/余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