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漢語的眾辭書裡,「醒」字沒有貶義。《辭源》(商務印書館一九八九年)釋「醉解」、「夢覺」、「覺悟」等等,醒是與昏亂迷惑相對立,延伸理智、清明聰慧的含義。

屈原的《漁父》詩中有「舉世皆濁我獨精,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名句,對醒字注入了明亮的光彩。

馬橋人不是這樣的。恰恰相反,馬橋人已經習慣了縮鼻糾嘴的鄙棄表情,來使這個字,指示一切愚行。「醒」是蠢意思。「醒子」當就是指蠢貨。這種習慣是不是從他們的先人遭遇屈原的時候開始?

約公元前二七八年,醒的屈原,認為醒的屈原,不堪無邊無際的舉世昏醉,決意身殉,死抗惡,投水斃於汩羅江,就是羅江的游——現在那裡叫楚塘鄉。他是受貶放逐來的。他所忠誠報效的楚國,當時「群臣相護功,謅諛,良臣斥疏,百姓離」)(引《戰國策》),是容不他的。他回望郢,長歌當哭,壯志難酬,悲慨問。果他不救助這個世界的話,他至少拒絕這個世界。果他不容忍四周的叛賣虛偽,他至少閉眼睛。於是他最終選擇了江底的暗寂,在那裡安頓己苦楚的。值注意的是,他的流放路線經辰陽、漵浦等,最後沿湘江繞達羅。其實,這是一個邊國貶臣最不應該達的方。羅人曾經被強的楚國無情驅殺,先一步流落這裡。當楚人被更強的秦國所驅殺時,屈原幾乎循著同樣的路線,隨後飄泊至。歷史在重演,是已經換了角色。同泊異鄉淪落,恩怨復何言?

屈原當過楚國的左徒,主持朝廷的文案,當熟知楚國的歷史,熟知楚國對羅國的驅殺、我不知他淒登羅江岸時,見似曾相識的面容,聽似曾相識的語音。身歷似曾相識的民風鄉俗——這僥倖逃脫了楚人刀斧的一切,裡有何感?我更難像,當屈辱貧弱的羅人面對侵略國的前任臣,默默無言迎來,默默按住了刀柄,終於援一簞一瓢時,臣的雙手是否有過顫抖?

歷史沒有記載這一切,疏漏了這一切。

我突覺,屈原選擇這裡為長眠,很有我們尚未知曉的複雜原因。羅是一面鏡子,讓他透興衰分合的荒誕。羅是一劑猛藥,讓他瀉朝臣內的矜持。江冷冷的濤聲,抽打著他的記憶,不僅僅是在拷問他對楚國的怨,在拷問他對楚國的忠貞,拷問他一直我珍視並且畢生為奮鬥的信念。此時的他,並非一次受貶,應該具有對付落泊的足夠經驗理承受力。他已經長旅蠻日久,對流放途中的饑寒勞頓應該習為常不難擔當。他終於在汨羅江邊消逝,留空空的江岸,一定是他的精神發生了某種根本的動搖,使他對生命外更的生命感驚懼,對歷史外更的歷史感無解脫的迷惘,一腳踩空。

他還在別的什麼方更為明亮刺目的——醒?

他還在別的什麼方更理解己一直珍視的——醒?

這是一種揣測。

屈原在羅的時候,散髮赤足,被戴花草,飲露餐菊,呼風喚雨,與日月對話,與蟲鳥同眠,必是已經神智失常。他是醒了(他己及後來《辭源》類的法),確確實實是醒了(馬橋人的法)。

他己的臨江一躍,溝通了醒字的兩種含義:愚昧明智,獄堂,形的此刻形的恆久。

羅人不理解楚臣的忠貞,但他們似乎諒解了已經敗落的敵手,對屈原同樣給予了同樣的悲憐——這就是後來每年五月初五划龍船的傳統。他們拋粽子,希望魚蝦不吃屈原的屍骨。他們鑼鼓的喧鬧,希望喚醒沉睡江底的詩人。他們一遍遍聲嘶力竭招魂,喊男女老幼青筋直暴,眼球圓睜,嗓門嘶啞,汗淋漓。他們接的聲浪完全淹蓋了對楚營的萬世深仇,為了救活一個人,一個陌生的詩人。

這種習俗,最早見於南朝時梁人宗懍所著的《荊楚歲時記》。這前並無端午紀念屈原的說法。實,劃龍船是南方早就常見的祀神儀式,與屈原並沒有確證的關係。兩者聯繫來,很是文人對歷史的杜撰幻,為了屈原,是為了己。越來越隆重的追祭意味著:果終究有一種永久的輝煌為回報,為許諾,那麼文明的殉者是否一點安全欣慰?

屈原沒有輝煌,不是任何一位屈原收入輝煌。相反,馬橋人對「醒」字的理解運,隱藏著另一種視角,隱藏著先人們對強國政治異質文化的冷眼,隱藏著不同歷史定位間的必歧義。「醒」字代「愚」字「蠢」字,是羅人獨特歷史思維的一脈化石。

目录+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