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说法 一

慧依此,与诸官寮俗亦有累劫因。教是先圣所传,不是慧知。愿闻先圣教者,各须净闻了,愿除迷,先代悟。(是法)

慧师唤言:善知识!菩提般若智,世人本有。即缘迷,不悟,须求善知识示见;善知识!愚人智人,佛本亦无差别,缘迷悟:迷即愚,悟即智。

我介绍完毕,慧始说法:“各位听众,我方相聚,实是亿万年积累的因缘所致。我讲的佛法是前辈圣人传的,不是我慧生知的。听的人请净神。希望借由我的讲授己破除的迷妄,像前辈圣人一悟。

“菩提般若的智慧是所有人先具备的,因迷妄的念头遮盖了它,才无法己证悟,需有老师领入门。各位请听我说,无论是愚人是智者,他的佛是有差别的,差别在迷妄是觉悟:凡是处迷妄状态的就是愚人,凡是觉悟了的就是智者。”

段场白,说是慧禅法的一义。人人有佛,且的佛一,在一点弱智才有区别,就像每人生有手有脚一。佛被现实世界的污染遮蔽着,不容易见,破除些遮蔽,每人见佛。

随着禅宗的流传流行,观念已经不觉有什新奇了,像佛教一直主张似的,其实若追溯一佛教思演变的脉络,慧说法算离经叛,算旁门左。——在印度佛教,佛思不但占的位,被认是一权宜的法门不是根本的解法,甚至屡遭批判。什呢?因思违背了前文介绍的所谓“四法印”中的“诸法无我”。

理不容易理解。人往往灵魂不灭、投胎转世些说法佛教固有的理论,其实在印度原本是婆罗门、甚至更早的理论,六轮回是,佛教是婆罗门的革命者的姿态现的,在一些原则问题明确反婆罗门,其中反甚力的一点就是婆罗门的灵魂不灭的观念。现在许人认的一些很核的佛教思其实是佛教从古代印度的其他教派“拿主义”的,佛陀的原创思并不,在数不的原创思,最核的思一是“缘”,一是“无常”,一就是“无我”。——在古代印度牛毛的教派,有两派是持“无我”观的,一是佛教,一是所谓顺世外。

在佛教的观点,一切物质、运动,是因缘聚合的结果,本身并不存在实在的属,“空幻不实”就是佛常说的“空”。什“空”?因“缘空”。就谈佛思中一最最根本的概念——因缘,佛法,是附着在“因缘”概念的。

何谓因缘?一切物、一切现像不是独立存在的,是纠缠在因果关系的链条,受着因果规律的制约,此生彼生,此灭彼灭。

是,宇宙万物,既“此生彼生,此灭彼灭”,哪有什物是恒常存在的呢?刹那间生灭相续,是谓“无常”。万万物,住异灭不此理,是谓“诸行无常”,此即“四法印”中的一法印。那,果认识不万万物的无常本质错认有些物是恒常不变的类见解,佛谓“常见”,因主张人屏弃“常见”认识佛法。另一方面,虽万无常,它却无一不是按照因果规律在生生灭灭着,是绵延无尽的,果“灭”却不“生”,或者“生”却不“灭”,是因有认识清楚因果链条的绵延无尽的质,所,错误的见解佛谓“断见”,是屏弃的。

那,既万无常,“我”是不是在“无常”内呢?

佛一切生灵叫做“有情”,一“有情”并非是一单独的体,是物质元素精神元素的聚合体,些元素归纳说就是“六”,即、水、火、风、空、识。“六”中,骨,水血,火暖意,风呼吸,空空隙,识精神。“有情”从另一角度说又是“五蕴”的聚合,“五蕴”就是色、受、、行、识,在中国最具普及的经文《般若波罗蜜经》中讲非常清楚:“是故空中无色,无受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话几乎是人人熟知了。那,既“有情”(在“有情”代入“我”)并非一独立存在,是“六”“五蕴”的聚合体,细的因素刹那间相生相灭,那“我”,究竟又在哪?此,有一句著名的偈子:“昨日譬昨日死,今日譬今日生”,体就是意思,不世人通常它了理励志式的世俗化的理解了。

那,再往继续推论的话,所谓“六轮回”,其实并不是有一“我”在其中轮回,不是有一恒常不便的灵魂在其中轮回,是“有情”的死亡导致了“六”与“五蕴”分崩离析,分离的因素又在因果锁链的生了新的聚合,并不是被很人理解的那,存在着一不变的、恒常的灵魂,在六中反反复复投胎转世——“因”“促”“果”,不“变”“果”。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一是否定客观世界的真实,一是否定主观我的真实。的“法”是说客观世界,“行”并不是行的意思,且早在佛陀前就已经存在一套理论了。按汤彤的定义:诸有情各因生命中所业遗留,因有潜伏印象,所谓薰习是。薰习非习惯,习惯限此一生,薰习则有常住力量,不随此生终止毁灭。在有情此一生所,均留有意识诸印象,随相因缘复,此则所谓“行”。

“诸法无我”,历有着引申的理解,但绝不是像《三世因果经》类的伪经所谓的那:有一恒常不变的“我”,今生积德行善,求生的福报——佛陀指给人的“因果”说,是在阐明宇宙变化的规律,不是庸俗的德投机。佛陀是在给讲理,不是带领做买卖;佛陀所关注的是解,不是帮助世人求平安、求富贵。

那,再回因果规律,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句名言其实一是在说规律(善恶是否有别容再论),但是,规律却不是像很人僵化理解的那:“我”做善,所“我”就善报;“我”做恶,所“我”就恶报——是德,不是佛法,佛陀关注的是宇宙的终极真理众生的解法门,不是德,就更不是德投机。

所,从层因果规律,前人栽树,是了善因;人乘凉,是了善果,并不是前人栽了树就一定己乘凉的。从另一角度说,前人砍了树,是了恶因;他己乘不了凉,人跟着乘不了凉,是恶果。所,虽“善恶有报”错,善因的人却不一定是己善报,恶因的人不一定是己恶报。才是世界的真相,不被赋予了太一厢情愿的德色彩;才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本面目,不真伤透了那些怀有情操淳朴愿望的人的。

“无我”观念虽玄妙,却一佛教的业报轮回说至少在表面有些矛盾,二实在不容易让人相通。我不妨设一“无我”观念在现实生活中的遭遇:

薪日了,你财务室领工资。财务主任问:“你领谁的工资?”

你说:“领我的工资。”

财务主任问:“‘我’在哪?”

你满怀深厚的佛修说:“诸法无我。”

财务主任给了你一白眼:“既你不存在,你领谁的工资?不快!”

你赶紧解释:“虽无我,但我领的是那六无蕴聚合体的工资。”

财务主任的佛修不错,说:“六五蕴随缘聚合,刹那间因缘生灭,此我非彼我,月的你是一你,现在的你早已经不是那你了,你领谁的工资?”

你该怎办呢?工资就不领了吗?有老、有,在等着你点工资日子呢。见你豪气顿生,气壮山河说:“任你说破,反正不工资我就赖着不走了!”

“无我”观念确实很难让人接受,且佛陀的“无我”理论又很难说洽——佛陀是承认轮回的,是承认业报的,那,是谁在轮回,谁在承受业报呢?问题是避不的,就算佛陀初它归入“无记”,悬置不理,但躲了初一,躲不了十五。约在阿育王的华氏城集结,佛教僧侣就干脆帘子挑,“无我”问题展了一场公辩论。,照例是说什的有,但是,其中认“我”真实存在的人已经不在少数,就导致了佛教的

(本章未完)

目录+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