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 帝国官僚制度简述 一 宰相制度

宰相一词,战国期即已现(《韩非子·显》就有“明主吏,宰相必州部,猛将必卒伍”的说法)。宰,就是主持(主宰);相,就是辅佐(辅相)。主持政务、辅佐君主的人,就是宰相。所,宰相又称宰辅。

在帝国的所有官员中,宰相或者是位最高的,或者是权力最的,或者位既高,权力又。民间的说法,是“一人,万人”。,说法并不严谨,但宰相最重,则毫无疑问。因从法理讲,或者从名义讲,皇帝是“国元首”,宰相是“政府首脑”。皇帝权力最,但管少。宰相权力一点,但管。有的候,宰相既有决策权,又有执行权。所,宰相又称鼎辅、鼎鼐。且,所谓“明君善择相,贤相竭诚君”,历就是帝国代的政治理。

但是我必须注意,帝国代的宰相,并不等现代国的总理。一,历朝历代的宰相,正常情况,编制不止一人。二,除了辽代,不“宰相”正式官名。就是说,宰相是身份、职务,不是“官衔”。三,从秦汉至明清,宰相所官名,五花八门;拥有职权,从;政治位,一路滑。最,宰相制度被朱元璋废除。明清两代,在法理不再有宰相,有类似宰相、又名不正言不顺的辅臣。

便分述。

1. 武帝前宰相

西汉的宰相是三:丞相、太尉、御史夫,号称“三公”。三公是宰相,平各独立办公。有,则由三公“议”(一讨论),拿方案,皇帝批准。他在皇帝那汇报工、讨论政务,是坐着的,叫“三公坐论”(《晋书·李胤传》)。是很高的待遇。因依照《周礼·考工记》的说法,“坐论,谓王公;行,谓士夫”。,论不是谈哲,是“谋虑治国政令”(前书郑玄注)。邦国代,子宰“公”,诸侯宰“相”。秦汉是帝国,故三公宰相。宰相是“公”,故又称相公。

三公的位极其崇高,被的巨星,叫台鼎。台,就是“三台”,属太微垣,在熊星座。有三台,人有三公,鼎足立,拱卫北辰,所叫台鼎,叫台衡,即三台星玉衡星。此外,叫台铉(铉是举鼎的工具)、台衮(衮是三公的命服)。

三公中,丞相是最高行政长官。他的权力最,位高,金印紫绶,礼遇隆重。其中待遇最崇高的,拜“相国”(比萧何、曹参)。丞相有设一人的,有设二人的。果是两人,就分左右,叫“左丞右相”。但不论一人二人,叫丞相是叫相国,同应该是侯。前期列侯充任,期则在拜相立即封侯。所,丞相又称君侯。封侯拜相或拜相封侯,在世荣华富贵、光宗耀祖、位极人臣的代名词。

太尉是最高军长官,是金印紫绶。武帝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废。

御史夫是最高监察官执法官,银印青绶。他同是副丞相,但不是丞相的副手僚属。丞相职位果空缺,就例由御史夫递补,谓“备位丞相”,故又称亚相。他的主职权是掌管文书监察百官,实朝廷的秘书长监察长。

三公有己的施政机构,叫“府”。丞相的叫丞相府,太尉的叫太尉府,御史夫的叫御史府。合,叫公府(三公府)。宰相设立府署,选僚属,就叫府。府施政,是汉代宰相制度的紧处。是否府,决定着宰相位的高低、权力的。东汉末年,曹操恢复丞相制度并任丞相一职,就府。蜀汉丞相诸葛亮,魏明帝辅臣曹真、陈群、曹休、司马懿,府。李严与诸葛亮同顾命臣,不府,意见就很。

府施政的宰相拥有己的系统班子,其机构独立皇室,其人员则由宰相己选定,皇帝一般不予干预。其官邸衙署,设在皇宫外。就是说,皇帝有“宫”,叫皇宫;宰相有“府”,叫相府(或公府)。皇宫与公府,一宫廷,一朝廷,有己的“职部门”,有各的经费源。相府的职部门叫“曹”,皇宫的叫“尚”。朝廷的经费,源田赋收入;宫廷的经费,源工商税收。田赋收入是头,“公款”。工商税收是宗,算是皇帝的“房”,叫“禁钱”。宫中府中,泾渭分明。

就是不折不扣的“分庭抗礼”了。同,它意味着帝国有两政治中,即皇宫相府;存在着两最高权力,即皇权相权。最的方案,是君主立宪、虚君共、皇帝世袭、宰相民选。退求其次,则不妨明确分工,精诚合。皇帝担任国元首,象征国的主权统一;宰相担任政府首脑,带领官员管理国,并负政治一切实际责任,即“主权在君,治权在相”。惜两条,不。

结果,闹矛盾。宰相制度,就始生变化。

2. 武帝宰相

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汉武帝废除了太尉建制,宰相三府剩二府。但是,就连丞相御史夫两位,被撇在一边,名义的宰相。实际行使相权的,却另有其人。些人,始的候是司马。名分,则是“领尚书”(东汉叫“录尚书”)。,即便有司马称号,“领尚书”,就是总揽朝政的人。

司马其实就是太尉,但不再是职务,是加在将军官衔的名誉称号。担任司马的,不一定有一人。比持朝政的霍光,头衔就是“司马将军”;跟霍光的官桀,头衔则是“司马左将军”。

尚书,原本是“皇宫六尚”一。其他五尚(尚衣、尚食、尚冠、尚席、尚浴),是“生活秘书”。有尚书,是“政治秘书”。汉武帝了宫廷压朝廷,甚至宫廷代朝廷,就让司马统率管辖尚书的工,叫“领尚书”,尚书就由秘书机构变决策机构,丞相府反倒由决策机构变执行机构。

一,辅佐皇帝的机构,就由一套班子变了两套班子,即外朝中朝(叫内朝)。外朝首丞相,中朝(内朝)魁司马。两套班子一内一外共理朝政,有者称“双轨辅政制”(韦庆远、柏桦《中国官制史》)。但司马位高、权重、亲近皇帝,丞相首的外朝根本无法与抗衡,有诺诺承命办已。

结果,不是宰相的人,反倒比宰相宰相,甚至真正“一人,万人”的权臣,比“领尚书”的司马将军霍光就是。

3. 东汉宰相

东汉宰相,包括太傅、将军三公,号称“五府”。

太傅在西汉与太师、太保合称“公”。东汉无太保,太师有董卓一人,是封的。故东汉公,是太傅将军。三公,则是太尉、司徒司空,叫三司。不,是不是真宰相,是否“录尚书”(录,总领、主持)。否则,就享受待遇,有实权。

受命“录尚书”的,半是太傅将军,但不一定。比建安元年(公元196年)七月,曹操就已经“录尚书”。迎献帝许,才被任命将军。,曹操将将军一职辞让给袁绍,改任司空,仍“挟子令诸侯”。

与西汉不同的是,东汉不但有“尚书”,有尚书台。因其官署设在皇宫禁省中,所又叫台阁、台省。尚书是任务,尚书台是机构。有了尚书台,尚书主政,就变了制度。是,东汉就有两宰相机构。一叫公府,就是“公与三公府”;一叫台阁,就是尚书台。公府是摆设,台阁掌实权,就叫“归台阁”(《汉书·仲长统传》)。其实是“宫廷办公厅”取代中央政府。结果,台,就了中央的代名词。东晋,中央官称台官,中央军称台军。设行政区,代表中央行使职权机构,则叫行台。

综所述,武帝,前两汉,既有名义的宰相(三公),又有实际的宰相(领尚书、录尚书)。直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恢复丞相一职,不正常的情况才一度改正。但是了南北朝,又仍是“政归台阁”。所有的权臣,必加“录尚书”名号,被人称录公。

1. 三省

建国初,唐因隋制,三省长官宰相,就是“三省制”。

三省,就是尚书省、中书省门省。省,本义是“皇宫禁署”,就是外人轻易不入内的禁区,所叫“禁中”。因避讳,改叫“省中”。

由此见,省,就是由宫廷机构转变的朝廷机构。

前面讲,汉武帝了强化皇权,明了由亲信权臣主持的“尚书”。了东汉,光武帝刘秀又正式建立“尚书台”。南朝刘宋,尚书台改称尚书省。

尚书权力膨胀,威胁皇权,汉宣帝刘询便“总掌禁中书”的中书

(本章未完)

六 百家罢后梦难圆目录+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