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从“出入两难”到“进退自如” 七 报国与全身

苏东坡不“忘却营营”,有一原因,就是他的“报国情结”。

前面讲,中国传统社的读书人是由士演变的,士原本就有参与国的资格义务,其中不少甚至是文武双全的。秦始皇一统,士变了读书人,读书了他主的生存方式,但“修齐治平”的理却有变,“忧国忧民”的传统有丢,满脑子是“内圣外王”,做的是“将入相”。是他不不入世的原因。面有理,有抱负,有责任,有义务,并不是一“俗”字就打或了断的。

相反,世清高反倒有些疑。资中筠先生说中国传统读书人的清高“是逼的”,我补充一句:有不少是“装”的。所谓“养望”是,“终南捷径”是,甚至故意唱反调是——“官,杀人放火受招安”。由“持不同政见者”变“最坚决的拥护者”,有竟一夜工夫。总,条条路通罗马,无论“康庄”,是“羊肠”,通向仕途,不有的“青云直”,有的“曲线救国”已。

所我读古人书,千万不太真。中国古代的读书人,几乎有不清高诩或相推许的,但“假冒伪劣”很不少。比潘岳(安仁),是男子,是诗人,写有名的《闲居赋》,很清高的,却其实是官迷。了讨权臣贾谧,竟每守在贾府门口,见官车扬的尘土立马倒头便拜,正所谓“高情千古闲居赋,争(怎)信安仁拜路尘”(元问诗)。实际,除少数几陶渊明外,数人的“清高”,不是因走投无路,就是因装模,不真的。

其实做官本身并有什错。秦汉实行郡县制,尤其是隋唐实行科举制,从政已逐渐变一职业,做官做工、田、做生意一,不是一谋生的手段,有高低贵贱分,无所谓光荣或耻。惜认识不一点,或认识了又不肯承认,才有了“假清高”“真势利”,嘴巴耻言利禄,骨子鄙视贫寒。难怪李贽痛斥那些虚伪的读书人,说他“其人既假,则无所不假矣”,因此“反不市井夫,身履是,口便说是,做生意者但说生意,力田者但说力田,凿凿有味,真有德言”。

做官本身虽无所谓清浊雅俗,从政仕的动机却有高别。报国保民做官,就高尚;弄权敛财做官,就卑。两人,历史有。者蔡京、严嵩典型(他是既读书又做官的士夫,蔡京写一笔字,严嵩写一手文章),前者文祥、史法代表。文祥、史法的士夫其实人数并不,正蔡京、严嵩的“奸佞”是少数,居的是“不不坏”的中间状态者,才有所谓“处”问题。因倘若一始就是蔡京、严嵩,便有“”,有“处”;果一始就是陶渊明,则有“处”,有“”。,果一始就是文祥、史法,约有勇往直前、赴汤蹈火、在所不辞。问题是他既非蔡京、严嵩,更不是陶渊明,不在平期由献生命。就是说,他“身报国”,不“身殉国”,除非万不已。或者说,他是既报国又全身的。稀糊涂搭命的,他半不干。

更重的是,说的“身”,既包括“身命”(体),包括“意志情感”(精神)。读书人与一般人的不同处,就在“知书达理”。知书,就难免书生气;达理,则难免认死理。再加恃才傲物,命清高,更难免“有点傲骨,有点傻气,甚至有几分狂”。是官场游戏规则格格不入的。,果真做官,些毛病改,或者暂尾巴夹(即所谓“王莽谦恭未篡”)。难办的是,真正的读书人追求灵的由,希望保持人格的独立,至少在精神领域灵世界拥有一片人的空间;所谓“精忠报国”,则求你全身。是他就总是处矛盾痛苦中。处,则“身在江湖,存魏阙”;,又“身在庙堂,存山林”。,则“常恨此身非我有”;处,又不“忘却营营”。矛盾痛苦,岂是一句“达则兼济,穷则独善其身”就解决的?

何况麻烦不止一点。

六 士大夫与读书人目录+书签八 君臣与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