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篇 战区杂记 趣味生活

苏子良(中国驻印军工兵10团士兵)

一代人有一代人相同的记忆,我相信我代人日本侵略者仇恨的记忆是相同的。我一直忘不了1936年的那一幕。那年我才11岁,是毛孩子。“川饭店打死两日本人了!”消息一子就炸了锅;我随着蜂拥的人群奔往骡马驷市。“打死活该!”“打!”“日本鬼子该死”……人群那千夫所指的声浪,震我的耳膜痛。两日本人是被民众活活打死的,因就是帮坏人妄图在设立领馆。他被人抬着游街,从骡马市一直正府街。一路人的愤怒、仇恨就像火焰一,不停喷着。

1944年的9月,已经是伙的我很响应了“10万青年10万兵”的号召,加入了中国驻印军。毕竟那候我太恨日本人了。

从的新津转机昆明的巫坝,直飞印度的汀江,在汀江接待站完消毒换装,我10人被分工兵10团的兵队,正式始了我的军旅生活。山、伐木、架桥、修营房、使TNT炸药等了我的必修科目。

一套是国人教授的,那些先进的工具让我了眼界。带马达的电锯是我见的,推土机、挖路机些机械化的伙更是新鲜。就连斧头的工具,国人的设计更合理,按现在的说法是符合人体工程生物。国内的斧头一般是直的,国的却是有弧度的,更适合人的握捏,便力。工具的先进,不仅提高工的效率,更减轻人的劳动强度。我电锯伐一棵树,概就是不一分钟的间。那电锯需两人操,模有点象行车的链盒,链条的一边有锯齿,马达动,它就己滚动,需抬锯子的两人保持协调平衡就行了。若我传统的斧子砍,我真不知那需少人,费劲了。

我是工兵,参与直接战的机很少,但保障物资供应,架桥、修路的情是做了不少。我就在伊洛瓦底江搭桥。那江水湍急,江面很宽,感觉跟我的长江差不。我搭的桥概有2000米长,主是了方便密支那的运输。先橡皮艇做浮桥,些橡皮艇全是折叠的,一次车运概几十,候一打,不充气,全了船的子,放一排绳子拉住,就浮桥建了。,你人再搭横梁、铺板子,有点像搭积木一,就桥造了。

国人的先进技术给我的工兵生活带的是一方便,我的传统文化同给国人的生活带了乐趣。

,我那每周末有京剧团演,一般是折子戏,鼓舞士气的《杨将》、《精忠报国》。那些抹着油彩的人儿,叮咚响的锣鼓、跟头、花枪,像磁石一深深吸引了国人。他每次必,争着抢头排的位子。虽,有翻译官给他讲解故内容,但毕竟有一翻译官。很人是不理解故的内容,但他从是津津有味的。喝彩、欢呼、鼓掌、叫,他跟着一。从头一次着穿戏装的人场哈哈笑,品点味,懂叫了。在一精彩的亮相或是亮嗓,我的叫声着他“OK!OK!顶!顶!”带洋腔的叫,让那些惯了的折子戏,变独特了不少。

在异国的土,有些新鲜玩的情,那是象有关的。在热带丛林,象是绝的运输工具,养象的人挺。热带分旱季雨季,了安全度雨季,人的房子一般搭比较高,象住在面,面才是人住的方。候,象了的楼梯,他鼻子轻卷主人,主人就。或者主人直接骑在象背,让它跪,就楼了,有意思极了。

在盛产象的方,了获金钱、利益,人屠杀象。象牙的利润是丰厚的,象了砧板,那是分斤卖的。我因奇吃象,煮熟的象其实不吃,有点像牛,但质比牛粗糙了,嚼在嘴木木的感觉。

,我再不吃东西了。

一段有趣的生活,年在有些单调的军队生活,绝是一抹亮色,其实,战场本就不止一色彩、一味。

一些串起的点滴目录+书签忆往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