〇三 近卫再次组阁,八路军总部下达 近卫再次组阁,战争扩大势在必行

近卫文(1891-1945),少年继其父公爵。1916-1936年,历任贵族院议员、副议长议长,始接近军部。1937年6月任首相,7月7日动七七变,挑全面侵略中国的战争。1938年1月表诱胁国民党政府投降的“近卫声明”;同年4月颁布《国总动员法》,11月布“建设东亚新秩序”宣言;12月表所谓“善邻友、共同防共、经济合”三原则谈话,进一步向蒋介石、汪精卫诱降,并企图使日本中国东北等区的占领合法化。1939年1月被迫辞职,任枢密院议长。1940年6月辞枢密院议长职务,极力推进法西斯“新体制运动”。

1940年7月,近卫文二次组阁。9月,日军进驻法属印度支那北部,结日、德、意三国同盟,11月同汪伪政权缔结《日华基本条约》,1941年4月签订《日苏中立条约》,妄图强化轴国,压迫蒋介石投降,并向南方扩张,但与国的立激化。疏通日关系,谋求与苏联接近并防止国参战,近卫决策日本政府始同国谈判。因外务臣松冈洋右主张配合德苏战争苏宣战,反让步,日涉毫无进展。1941年7月,近卫内阁总辞职。

近卫文二次组阁,1940年7月22日,近卫内阁布了《基本国策纲》,其根本方针:“皇国的国是八一宇(日本皇思中一统的思,军国主义海外扩张的观念依据),基建国精神,奠定世界平。此本,应首先皇国核,巩固日、满、华结合,建设东亚新秩序的根干。”1940年8月1日,松冈洋右表“皇外宣言”,声称:“根据我皇的伟精神,首先建立日、满、华三国一环的‘东亚共荣圈’,宣布强有力的皇,贡献公正的世界平的树立。”是日本政府一次明确使“东亚共荣圈”说法。

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爆,日本的野疯狂膨胀。“东亚共荣圈”的影不仅将朝鲜、中国等东北亚国包括在内,且笼罩了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西亚、新加坡、泰国、缅甸、越南、柬埔寨等东南亚国,日军甚至始觊觎印度、澳利亚等国。

所谓“东亚共荣圈”,就是“文明”的日本“盟主”,治理“非文明的支那”乃至其他亚洲国,建立日本殖民者的亚洲新殖民帝国。亚洲各国将日本政治附庸、经济原料供应、文化仆从。“亚洲盟主”一东方式的“集体权威人格”,“文明扩展”充足理由,经一系列思畸变,最终被凝固化体制化。

从此,日本更是认有“义务”、更有“权利”“解放”亚洲的“落民众”,并不惜战争或者其他暴力形式给予推进,日本政界主流的意识,并通广泛的国民教育舆论宣传,日本广民众所接受。在“东亚共荣圈”的信念,许国民坚信,日本人才使中国建设。

许日本士兵从军前或许从未杀人,但在“国主义”、“族优越”、“解放亚洲”等“崇高”的名义,他绝不因执行任何暴虐的杀人行寝食不安。他认是在国、伟的职责工,他邻国的仇恨与做炮灰捐躯的快感完统一,民族的前景与“东亚病夫”中国的征服及欧国的打击联系。

1940年9月,日本、德国、意利三法西斯国在德国首柏林签订《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表示日本承认并尊重德意两国在“欧洲新秩序”中的领导位,德意两国承认并尊重日本在“东亚秩序”中的领导位。凡此情况表明,中国的抗战已经面临非常严峻的考验。

八路军下达战前预备令目录+书签八路军总部下达《战争行动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