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七律·和周世钊同志

一九五五年十月春江浩荡暂徘徊 ,又踏层峰望眼 。

首诗者抄录在一九五五年十月四日致周世钊的信中,随信最早表在人民版社一九八三年十二月版《毛泽东信选集》。

赏析

据杨树达日记,1955年6月20日,毛泽东登岳麓,约程潜、杨树达等在山白鹤泉相,程潜告诉杨“毛主席渡湘是游水”。山程、杨皆备乘舆,“仍别有一乘舆似预备主席乘者,主席健步不乘”。并言叙谈中说一些前的熟人。,那次毛泽东回湘,渡湘江,与故人叙旧,兴致甚高。周世钊是陪同登至山的。周世钊给毛泽东的信中附诗若干首,其中一首七律《从毛主席登岳麓山至云麓宫》。毛泽东10月4日复信,附此诗。七律《周世钊同志》书1955年10月4日的信中,但所描写景致表现的感情是6月间登岳麓山所见所感。

一九五五年十月春江浩荡暂徘徊 ,又踏层峰望眼 。

颔联承接面的意思:“风绿洲吹浪,雨从青野山。”远远湘江中绿树笼罩的橘子洲树木摆动,长江卷阵阵银浪;一儿,飘云团,漫延山顶,洒细雨。视野内,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两句同三年诗人在《送瘟神》二首中说的“红雨随翻浪,青山着意化桥”一,并非纯粹写景,更重的是象征了国内的形势。是者已带有浪漫的色彩,有些象的分。至1959年写的《登庐山》中“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三吴白烟”,同是表现形势,但云烟类,意象较虚,给读者的感觉是空中楼阁似有似无。见,诗是思与情绪的反映,信非虚言,所流露的情感、境至潜意识中的东西,有连者己感觉不。总言,《周世钊同志》首诗中的景色描写真正是既反映了国的繁荣气象,真实表现了者的愉快情。

颈联是由景及人。旧重游,必一些人。诗人同乡的耆旧及老同、老朋友相聚,觉声音、举止、情旧,一些争夺人名利尽机、流落海外的人,觉悲。的“哀”,是说他在域外混并不满意,是他己造的。我从“鸡虫”二字中感诗人些人的鄙视。解说此诗者或句诗指“国际间的某些件像鸡虫失一渺,人些钩斗角是悲的”。但此句的文俱未涉及国际间的情,此句承“尊前谈笑”,且“域外”是相“国内言”,同“国际”的意思并不一致。所,一句应是指早年相识革命立面跑海外的人,未必皆历史有名的人,体应属张国焘、王明、萧瑜一类。句“人依旧”指在一的故旧,“域外鸡虫”则指某些流落海外的人。两句中包含了很的历史实,很长的历史程,包含中国革命中阵营立路线分歧方面复杂斗争的回忆。但诗人表现的是轻松、愉快,是胜利者的豪情。

尾联紧承联两句意,即所谓“弹指一挥间”。回忆三十年前,不感叹人生易老,今日不是又登岳麓山的赫曦台了吗?,今日已“换了人间”。回年“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及“问苍茫,谁主沉浮”的情景,不豪情满怀吗?

七律结构讲究“、承、转、合”,一联,头;笫二联承一联,或铺说,或意思加深。三联换一角度或转换话题,但做“笔断意连”,不完全节,使中两联既平行,又蝉联,或互照应,或互因果,拓展诗的内容空间。尾联则紧承颈联,总括全诗意加引申,含蓄耐人寻味。此诗构思精至,读知。

周世钊


周世钊

联一句是说湘江边旧重游,正水涨,不免流连忘返。诗人登山在6月20日,农历五月初一。诗人说“春江”完全是写感觉,是抒情非纪,说是一感觉记忆。全国各条战线蓬勃展,是新中国立最的阶段一,政通人,人的建设积极空前高涨。诗人全国人民的领袖,豪情满怀。“又踏层峰”的“又”字,无形中包含了很的往。“层峰”即一重重的山峰,言外意了山顶。因山顶,所“望眼”,从意境说就杜甫《望岳》所写:“荡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凌绝顶,一览众山。”但诗人所表现的与杜甫不同,不是因己所处高有“众山”的感觉,是深感眼前风光,正诗人在《泌园春·雪》中所叹:“江山此娇!”

浪淘沙·北戴河目录+书签五律·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