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唐宣宗——李忱

李忱(810—859),原名怡,宪宗十三子。他外晦内朗,庄重寡言,视瞻特异,很像呆人。武宗死,宦官利他的呆痴,拥立帝。即位,李忱一反常态,表现计智术。首先斥逐李德裕及其徒党,凡不武宗朝重的人一概擢,又兴佛教,否定武宗的措施。在位期间,回纥、吐蕃势力已趋衰微,现了唐朝期较平静的政治局面。李忱因服方士金石,死长安宫中,葬贞陵(今陕西泾阳县西北)。庙号宣宗。

两句则是由此及彼“遥”。“溪涧岂留住,终归海波涛”,由眼前瀑布流经溪涧,联汇聚河,终归海,波巨涛!联溪涧“留不住”,是联“不辞劳”的延伸;归海“波涛”,又是“处高”的补叙,乃点睛笔。由岩端壑顶高海无际阔,由岩壑溪涧细流始海波涛汹涌终,使人感受一不阻遏的博志向内力,将两联凝聚浑一体,体现谐的参差变化。

颔联“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字乐”,是说名本居易,不浮云牵系;本乐,谓造化无了。是白居易才情品的赞。将白居易的名字嵌入诗句,引诗情,情理相生,文辞奇巧,增添了光彩兴味。颈联“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唱琵琶篇”,是白居易诗品格的评价褒扬,传名句。白居易的诗,语言通俗,明白晓畅,相传老妪听懂,童子够解吟,胡儿够唱诵了。长恨曲指《长恨歌》,琵琶篇指《琵琶行》,均白居易的代表。胡儿与童子相,是指中国北方西方民族的儿童。相传乐器琵琶是从那传入内的。此联两句应灵巧,朗朗口,人称。尾联前句“文章已满行人耳”,是前联的延伸,概评白居易的诗文声名,业已路人皆知。结句“一度思乡一怆”,则表达了者白居易世的缅怀悲怆情。

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诗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字乐。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乡一怆。

人有诗曰:“诗仙有刘白”(牛僧孺《李苏州遗太湖石因题》)。刘指刘禹锡,白指白居易,晚年二人唱。宣宗此诗,即“诗仙”入笔,说白居易诗六十年,接连不断,同缀玉联珠一般,已世人称“诗仙”,不或缺,何竟步入了冥冥路呢?表达了者白居易的由衷赞赏他逝世的惋惜。“缀玉联珠”一语,既赞诗人一生诗勤勉,又夸其诗精。白居易七十五岁辞世,何说“六十年”呢?显是从他十五六岁诗名说的。相传白居易初应举名未振,遂袖诗谒见名诗人顾况,顾况睹其姓名谑曰:“米价方贵,居亦弗易!”继披阅首篇“离离原草,一岁一枯荣……”即嗟赏曰:“语,居亦易矣!”因延誉,名声振(见《幽闲鼓吹》)。其白居易约十五六岁。


者:彭黎明

赏析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方知处高。

溪涧岂留住,终归海波涛。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方知处高。

此诗的意蕴,集中表现是瀑布加人格化,刻画了一高远博的襟抱负,及不达目的不止的那坚韧品格,具有一超俗不凡的内在的精神力量。文其人,诗声。宣宗初封光王,武宗所忌,故晦迹方外游,该诗正此。禅师深谙宣宗迹,所联千岩万壑暗喻其境遇,“不辞劳”、“处高”暗合其志。宣宗深被触动,方有联溪涧留不住,归海波涛的抒,反映了宣宗潜伏的襟怀抱负,预示他登帝位必有所。此契合清警俗,谓难贵了。

是一首伤逝诗。类品,一般是追述逝生平,记颂德品,褒扬业绩,缅怀谊,抒悼念情。此诗虽未超内容,但却不同一般。诗中概括了白居易的一生,从诗人情诗品格的角度写,又“诗仙”一语眼,照亮全篇。

赏析

此诗唐宣宗与香岩间禅师同观瀑布联句。前两句禅师所咏,两句乃宣宗所续。既两人所咏联一篇,且浑一体,一首完整的绝句欣赏。

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诗仙。

注释

者:彭黎明

欣赏此诗,应从“远”入,并“遥”继。前两句是“远”,远方有瀑布流经千岩万壑不辞劳苦感慨,远才知瀑布壑顶岩端高的哲理,进体瀑布步非同一般。读联,使人联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李白诗是从“远”突瀑布高的,意在描状瀑布壮观景象。此诗却有不同的立意,采取拟人手法,着意刻画瀑布坚韧的品格高远的志向。瀑布所在千岩万壑中昼夜不停流淌,是因它高高的山端,境界由陡,令人警醒。

唐玄宗——李隆基目录+书签后蜀帝——孟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