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西周的青铜文化 第一节 庄严稳重的西周青铜礼器

西周期的青铜冶铸业较商代又有了很的展。考古工者在洛阳北窑掘的西周初、中期的铸铜遗址,面积达10余万平方米,现有块状土坯砌的型熔铜竖炉,直径已达1.6—1.7米。现有陶质鼓风嘴,此已皮制的橐〔tuo驼〕进行鼓风。经炉壁熔点进行测定分析,炉温已达1200℃—1250℃。

在青铜冶铸业进一步提高的基础,西周的青铜器,尤其是礼器有了进一步的展。首先,由社政治的原因,礼器的类生了显著的变化。具体说,西周初期周王鉴商人酗酒亡国的教训,曾严厉禁酒。《尚书·酒诰》所说:“今惟殷坠厥命,我其不监抚……群饮,汝勿佚,尽执拘归周,予其杀!”因此,青铜酒器的类与数量减少,尤其是饮酒器爵、角、斝、觚、觯及盛酒器尊、卣、方彝等减少,了西周中期已很少见。此青铜礼器鼎最重,在西周期现了鼎制度,一般称列鼎制度,表示使者的身分等级。列鼎就是奴隶主贵族在祭祀、宴飨、丧葬等礼仪活动中使的形制纹饰相同,尺寸依次递减或相同的组的奇数的鼎。据《春秋·公羊传》桓公二年汉代人何休注:“礼祭,子九鼎,诸侯七,卿夫五,元士三。”各鼎所盛的食有规定,《仪礼·聘礼》等所记,九鼎的一鼎盛牛,称太牢,各鼎依次羊、豕、鱼、腊(干)、肠胃、肤、鲜鱼鲜腊。七鼎所盛是掉末尾的鲜鱼鲜腊,亦属太牢。五鼎,其一鼎盛羊,称少牢。依次豕、鱼、腊、肠胃(或肤)。三鼎所盛豕、鱼、腊或羊、豕、鱼,称“牲”。据《仪礼·士冠礼》所记,一鼎盛豚,士一级所,称“特”。并且,根据文献记载与考古现,奇数的鼎偶数的簋配合使。即九鼎八簋相配,七鼎六簋相配,五鼎四簋相配,三鼎二簋相配。九、七、五、三、一鼎称正鼎,此外又有羞鼎(陪鼎)。羞鼎内盛牛、羊、豕加菜并芡调的有滋味的羹。从考古现,西周期的王陵尚未现。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陕西扶风法门寺任村土的西周中晚期克鼎一套七件,克的官职膳夫,被周王派遣“舍命周”,其位约周王卿,正合七鼎制。陕西宝鸡茹庄M1甲西周穆王期(弓鱼)〔yu鱼〕伯妻(儿)墓土五件列鼎及四件簋。陕西长安普渡村西周穆王期长甶〔si思〕墓土四件圆鼎,牲三鼎及羞一鼎,同有簋二件。陕西岐山贺村西周中期五号墓土铜鼎一件及簋一件。些是西周期现列鼎制度的证明。列鼎制度一直沿至战国期,是中国古代奴隶社礼制的最突的代表。

此外,在西周中晚期现了新的盛黍稷稻梁的青铜食器簠与盨。簠,古代文献称瑚〔hu胡〕。长方体,其特点是盖与器的形状基本相同,并且有双耳及矩形足。一直流行春秋、战国期。盨,体长方形圆角,敛口,鼓腹,双耳,圈足或四足,有盖。使间不长,春秋初期已较少见。再有,西周中晚期又现了新的水器匜,形状似觥,椭圆形腹,前有流,有鋬,有四足或三足。代替盉,盥洗浇水,与盘配合使。匜一直流行春秋战国期,有圈足或无足。

在西周期,青铜乐器有了飞跃的展,最重的是始现了钟(图13)。是西周期青铜冶铸技术与音乐达一定水平的产物。钟是悬挂、木槌(或木棒)敲(或撞)击的乐器,是中国古代金石乐的主体。从形制说,钟顶有圆柱状的甬的称甬钟,侧悬;钟顶有半环形钮的称钮钟,直悬;钟顶扁平兽形钮、端平口的称镈〔bo博〕,亦直悬。甬钟各部分皆有专名。甬顶称衡,甬中部外弧有钮处称旋,钮称斡。钟体顶部称舞,部谓钲〔zheng征〕,部谓鼓。钲部的钟称枚,枚端称景。钟间的花纹带称篆。钲部正中部位亦称钲,经常铸有铭文。鼓部端两角称铣,中部称。鼓内部调音制的凹槽称隧。单独一悬挂使的钟称特钟;相次、组悬挂使的称编钟。例1954年在陕西长安普渡村西周中期长甶墓土了三件一组的编钟;1960年扶风齐村土的西周晚期的柞钟八件一组。一般每钟两乐音,鼓部正中一音(正鼓音),侧(右)鼓部又一音(侧鼓音),高正鼓音二度,即其音程关系三度居。例柞钟三件,正鼓音角(e),侧鼓音徵(g)。钟现,一直盛行战国期,“钟鸣鼎食”就奴隶主贵族奢侈生活的写照。

西周初期,青铜礼器的形制、纹饰基本沿袭商代晚期的风格,了西周中、晚期,展形了周人青铜礼器的特有风格。从造型,稳重谨严。例鼎直耳、深腹、蹄足,簋带盖、敛口、矮扁腹、圈足面附有三短足。纹饰变化更,一改商代晚期神秘繁缛的风格,变素朴粗放;通体装饰花纹及主纹突纹者已较少见;纹饰的母题不再是神秘的兽面纹与夔纹等,是由粗宽带组的窃曲纹、环带纹、重环纹与鳞纹等,且一般有纹。虽些纹饰是由神秘的动物纹展,但神秘的意味已减弱。些纹饰一直延续使春秋初期,别更晚。具体讲,窃曲纹,由双线构S形或C形图案,中间常有目形纹。环带纹,中间波浪伏的宽带,填角形或口形纹。重环纹,由一端圆弧的长方形组两重或三重的环形图案,左右排列行。鳞纹,形似鱼鳞,重迭组图案。

西周期青铜礼器的最变化是铭文有了高度的展,是中国古代青铜器铭文的鼎盛期。长篇铭文量现,目前已现的最长的铭文是西周晚期的毛公鼎,长达499字。究其原因,是因周人邦周克邑商,了巩固统治,就必须造舆论,必须借助礼器的铭文宣扬周王的善德命、文治武功及臣所受的恩宠与封赏,并传久远,“子子孙孙永宝”,其世官世禄的凭证与护身符。反,丰富的青铜器铭文又加强了青铜礼器维护礼制、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的。

西周青铜器铭文内容十分丰富广泛,包括记载重历史件、诸侯分封、赏赐采邑或田、赏赐民众或奴隶、买卖人口、土易、周王举行的祭祀典礼或锡命典礼、臣的训诰颂扬先祖、记载西周的军制及少数民族的征伐、法律判决书、西周期的商业等等,研究西周历史提供了量的一手的珍贵资料,具有十分重的历史价值。面分别举例予介绍。

一,记载重历史件者。例1976年陕西临潼零口土的西周武王期的利簋,高28厘米,口径22厘米。腹内底铸有铭文32字:“武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阑〔lan兰〕师,赐右吏利金,檀公宝尊彝。”意是周武王征伐商,在甲子日那早晨,正值岁(木)星空(位),一夜间,灭亡了商。辛未那武王在阑(管)(今郑州),赏赐给官员利铜,利因祭祀祖先檀公的宝器。其重意义在印证了《尚书·牧誓》、《逸周书·世俘》、《国语·周语》及《史记·殷本纪》等古代文献关武王伐纣在甲子日,又恰逢岁星空的记载。我国者进一步结合文进行研究,确定了周武王伐纣在公元前1045年,甲子日是3月27日,解决了中国古代历史纪年长期未解决的一重问题。

又1963年陕西宝鸡贾村土的西周王期的何尊,高38.8厘米,口径28.8厘米。腹内底铸有铭文122字。内容是记周王在周(今洛阳)京室一次祭典宗子(周王宗室子弟)的训诰。其中讲:“唯武王既克邑商,则廷告,曰:余其宅兹中国,乂(薛)民。”即周武王在克商,就决定在中土洛阳营建周,统治全国。铭文又记载了王继承武王遗志,营建了周,并“迁宅周”。铭文所记与《逸周书·度邑篇》等古代文献记载相合,证实了西周初巩固东方乃至全国的统治营建周一重历史件,不但研究洛阳城市的历史有重意义,且西周历史的研究具有重意义。

再1976年陕西扶风庄白土的西周恭王的墙盘。高16.2厘米,口径47.3厘米。腹内底铸有铭文284字,系统叙述了西周从文王恭王诸王的主政绩,研究西周历史提供了系统的资料。例其中谈:“弘鲁昭王,广批楚荆,唯寏〔huan环〕(贯)南行。”与《古本竹书纪年》所记“昭王十六年伐楚荆,涉汉,遇兕。”相互印证。

二,记载西周初分封诸侯的。西周初年,“封建亲戚,蕃屏周。”(《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在青铜器铭文中了印证。例传1931年河南

(本章未完)

第八节 中国古代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目录+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