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苏、沪、浙海塘史 第一节 苏、沪、浙沿海的潮灾

我国江苏、海、浙江三省市沿海有潮灾。特别是从浙北苏北,因势低平,部分区潮水汹涌,潮灾更更重。

苏北浙北,属冲积平原。12世纪,苏北海岸线尚在今盐城县治东台县治附近,,由黄河淮水泥沙的沉积,19世纪,仅700年,便片海域变平原,海岸线东移了5060公。在苏南,公元4世纪,海岸线约在今嘉定县治奉贤县治一线附近,东便是汪洋海。由长江钱塘江的泥沙堆积,12世纪,海洋退了,海岸线东推川沙、南汇一带。那就是说,今日沪东部分土,在七八百年中淤积。浙江绍兴萧山北一带的情况是此。由钱塘江泥沙的沉积潮水泥沙的搬迁,海岸线在北推,平原在扩。些冲积平原的海拔很低,一般有几米,有些方甚至低二米。

冲积平原的土壤松软,含有丰富的有机质矿物质,非常有利农业的展。所它陆不久,人就较快将它高产农田。宋、元、明、清,松江、嘉兴等府,我国重的产粮区,即与此有密切的关系。又由它濒临海,具有优越的生产海盐的条件,所苏北长期,是我国海盐最重的生产基一。钱塘江南北是此。

但是,从浙北苏北一带的沿海,有较的涌潮,它往往又淹新淤的土。特别是杭州湾长江口的涌潮。钱塘江口古代长江口(崇明岛有形前)很宽,从南端北端,分别各在200公,口内则急剧缩,形喇叭,江底有沙坝隆。的河口结构,在浪推前浪,前浪因流路太窄,必迅速抬高,形高潮。所,古代长江口的广陵潮钱塘江的钱塘潮,万马奔腾,非常壮观,闻名世。西汉枚乘《七·观涛》,写的便是广陵潮。钱塘潮广陵潮涌高数米。江、浙一带常有台风登陆。涌潮凭借风势,涌高八九米。代测的钱塘潮最高潮差8.93米。

涌潮,在现代的技术条件,利它电。但在古代,除供人欣赏其壮观外,应该说很少有什处了。它害甚,轻则破坏农业生产盐业基,重则危及人民的生命,更严重的,甚至吞片片的陆,变陆海洋。杭州湾北岸,在历史便因严重的涌潮冲击,海岸线不断内迁。例王盘山,它在东晋陆联在一,东晋重的屯兵。经涌潮不断冲击,附近的平,全部沦海洋,王盘山虽有沉,但它距陆已有几十公远,孤立杭州湾中。

了防止潮汐灾害,苏、沪、浙沿海人民修建了伟的防潮工程——海塘。它在苏北,被称海堤;在苏、松两浙,被称海塘。些工程,始修建秦、汉,不断展,由短塘扩展长塘,由土塘进步石塘,终形一座海岸长城,它北江苏连云港,南浙江虞。

第六节 靳辅、陈潢治河目录+书签第二节 古代海塘的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