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周、秦、两汉运河 第三节 连接湘漓的灵渠

五岭山脉中的越城岭庞岭间,有一谷,谷中有两条河,一条是湘江游的海洋河,另一条粤江水系中的始安水。果在两水间凿一条运河,就沟通长江粤江,便解决秦军的粮运问题。不,在此穿凿运河,在工程说,既有有利的一面,有不利的一面。有利的是海洋河始安水的距离很近,最近处有1.5公。不利的是海洋河始安水间横亘着高约20—30米、宽约300—500米的山阜;且整谷势的坡度较。监御史禄等决定克服困难,兴建条运河。经几年的努力,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工程基本建。条运河的最早名称已经难考查,人相继称它秦凿渠、零渠、灵渠、兴安运河等。

在古代,我国南方有一人数很的越族,他活跃在江、浙、闽、赣、粤、桂等广阔的土,其中分布在粤、桂等的越人叫南越 。战国期,南越与楚国已有一定关系,吴在楚变法,即将湘南、粤北、桂东北的苍梧并入楚国的领土。秦灭楚,进一步向南展,进军南越腹。由五岭 的阻隔,通不便,粮秣运输困难,是,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命监御史禄负责穿凿运河,解决军队的给养问题。

南渠分两段,段平向西北走向,兴安县北,接始安水,长约4.5公。一段系凿岩渠,全部由人工,宽度虽较,约7—14米,但工程比较艰巨。段沿始安水、零水向西,至今溶江镇附近,接漓江,长约30公,是在始安水零水的基础拓展,宽约10—60米。南渠全长30公,落差29米,河床比降很,渠不设辅助工程,不便舟楫。人推测,了便通航,年已在沿渠建有原始陡门。陡门现称船闸,平关闭,随着舟楫的前进顺序打,从减少航行的困难。我国的正式陡门,至迟形唐朝,其雏形有人认溯修建灵渠代。灵渠是世界最早的有闸运河。

灵渠由分水工程、南渠、北渠三部分组。分水工程建在水量比较丰富的海洋河,其具体位置在今兴安县东南二公处的分水村。不是离始安水最近的方,所舍近取远,选址此,是因此的河床较高,抵与始安水相的缘故。分水工程呈“┚”形,似木工的曲尺,角尖着海洋河的游。平,它拦截海洋河水,阻止河水流入原的河,将其一分二,七分进北渠,三分入南渠。座曲尺形的分水工程,人称人字堤,就是今、平的前身。、平属滚水坝质的工程,洪水,水从坝漫,流入故,减轻平本身及南、北渠的压力。,在、平的顶端前面,又建铧嘴,提高分水功保护平。据考证,铧嘴是唐朝增建的。

1936年1941年,粤汉铁路湘桂铁路相继建,灵渠才让位现代化通工具。它在1956年最停运,改农田灌溉城市供水工程,并桂林区重的名胜古迹,供人观赏。

北渠从平向北,今洲子村附近回湘江故,长约3.5公。北渠经的带,是山间平原,的面虽较少沟壑,但坡度偏,采直线渠,与南渠一,流水急,不便航行。了减少段渠的比降,建设者采曲线渠,形蛇行。巧妙伸长渠的长度,达减少比降、利通舟的目的。

春秋战国,我国运河工程首先兴长江中游及黄、淮间。秦、汉期范围扩了,南五岭,西至关中,北及幽燕,凿有运河。灵渠便是其中一。

灵渠构造的巧夺工,航运的舟行便捷,宋人范深有感触,曾诗加歌颂:

灵渠工程处处闪烁着建设者的聪明睿智。灵渠全长虽不40公,是一条型运河,但因它沟通了长江、粤江两水系,其位却十分重。它不仅在秦朝,且在2000年中,是内岭南的主通孔,促进两经济文化的流,加快岭南的,意义非常重。

狂澜既奔倾,中流遇铧嘴。

分两造,南漓北湘水。

至今舟楫利,楚粤径万。

人谋夺造,史禄所经始。

第二节 中原水运枢纽鸿沟目录+书签第四节 长安、洛阳的漕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