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古代桥梁的变迁 第一节 最早出现的梁桥

梁桥是我国古代最普遍、最早现的桥梁,古称平桥。它的结构简单,外形平直,比较容易建造。木头或石梁架设在沟谷河流的两岸,就了梁桥。早在原始社,我国就有了独木桥数根圆木排拼的木梁桥。战国期,单跨跨的木、石梁桥已普遍在黄河流域及其他区建造。1972年,在春秋战国期齐国的京城山东临淄的考古挖掘中,首次现了梁桥的遗址桥台遗迹,两处桥梁的跨径均在八米左右。北魏郦元《水经注》记录了在山西省汾水有一座始建春秋期晋平公的木柱木梁桥。桥有30根柱子,每根柱子直径五尺。是见古书记载的最早的一座梁桥。

座落在咸阳故城附近的渭水三桥,在古代是很有名的。三桥包括中渭、东渭西渭桥,是跨木梁木柱桥。其中,中渭桥始建战国秦昭王的候,秦始皇又了改建加固。座桥全长约525米,宽约13.8米,接近南京长江桥汽车宽度;它由750根木柱桩组了67桥墩,68桥孔,平均每孔跨径7.72米,中间桥孔跨径达九米;在木柱桩群加盖顶横梁组排架墩,再在排架搁置木梁,铺木桥面,桥两侧设雕花栏杆。中间桥孔高,两边桥孔低,呈八字形,既使高楼船顺利通,又迅速排除桥面雨水,防止腐朽。桥两端竖立着华表、镇水妖石件、石灯柱等,示标、照明。了汉朝,又重修了中渭桥,增建了东渭桥西渭桥。汉朝的梁桥,已经比较普及了。山东省沂南土的汉墓画像石,甚至已刻有石梁桥的图案。

唐朝期现了不少名闻的石梁桥。据《唐六典》说,著名的石梁桥有四座:河南洛阳的津桥、永济桥中桥,西安的灞桥。灞桥位西安东北20的灞水,是一座石柱墩木梁桥。汉朝建桥,两千年间屡毁屡修,直清朝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花了九月才建了今的跨梁桥。桥长近400米,67孔,每孔净跨度六米左右,桥宽约七米。桥墩由六根石柱组。六根石柱顶端盖一根石梁,它合一体,构了桥梁史最早的一轻形墩,即今所说的石排架墩。座千百年通咽喉的古桥,今已改造现代的公路桥。

了宋朝,人战胜的力提高了,又在福建泉州建了我国一座濒临海湾的石梁桥万安桥,即洛阳桥。座桥桥长834米,宽七米,桥中间有岛,岛南七孔,岛北41孔,每孔跨度约11米。建桥处正入海口,水流湍急,又震台风,建桥工程相艰巨。本书一节此将专题介绍。洛阳桥建轰动一,有“一桥”的誉,因在掀了“造桥热”。期福建新建的石梁石墩桥无论在长度、跨度、重量、建造速度、施工技术、桥型桥梁基础等方面达了新的水平,在中外建桥史占有重位。突的座落在福建晋江市的安平桥位漳州市的虎渡桥代表。安平桥总长811丈,五华,362孔,世界少见的古长桥,被誉“无桥长此桥”。虎渡桥最的石梁长23.7米,宽1.7米,高1.9米,重达207吨,谓世界最重的石梁。

随着社生产力的展,梁桥的形式在不断变化。例在我国江南水乡区,人常常桥建造中间孔高、边孔低的八字式或台阶式,两边桥头砌有外观非常别致的几级台阶踏步,便引人桥。在绍兴至杭州的运河边有一与河流平行的纤桥。有些古石梁桥在桥设闸或在桥设渠,使一桥。据史料记载,在甘肃与新疆界区古代被称段国的方,曾建有伸臂木梁桥。桥采圆木或方木纵横相隔叠,由岸边或桥墩层层向河谷中挑,犹古建筑中的层层斗拱。人称桥“飞桥”,在南方木材较的区容易见。有的桥有桥屋或桥廊,屋廊内有彩画、佛座仙像,桥景似花,所称它花桥。逢年节花桥又了人娱乐、赶集、赶庙的场所。广西三江程阳桥就是功与装饰有机结合在一的著名花桥。此外,有木撑架桥及伸臂木梁与撑架相结合的梁桥等。

第四节 唐代以后的道路目录+书签第二节 最著名的石梁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