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秦汉官制 第四节 东汉官制

东汉(公元25—220年)官制承袭西汉官制有所展。从中央官讲,三公分统九卿制仍旧存在,但最重的在尚书组织的变化,称“政归台阁”。从方官讲,最突的是由郡(国)、县两级改州、郡、县三级。

东汉中央官的基本构仍是三公九卿。但在新皇帝即位,则太傅或太尉录尚书,总揽政务。东汉设太傅,称公,位在三公,负责辅导皇帝。录尚书始西汉,“录”,据《汉书·帝本纪》注:“总领”,即本官总领尚书。由朝政实权转移尚书台,所太傅录尚书位高任重。不太傅一职并不常设。

公是三公。东汉初年,司马、司徒、司空三公。建武二十七年(公元51年),光武帝改司马太尉,司徒、司空掉“”字。三公排列,太尉在前,由丞相演化的司徒居,由御史夫演化的司空又。太尉主管兵政,又分领太常、卫尉、光禄勋三卿。司徒主管民,又分领太仆、鸿胪、廷尉三卿。司空主管重水土城防建筑工程,又分领宗正、少府、司农三卿。三公各有属吏长史及诸曹掾、史、属等。国有,三公共同商议。但东汉三公权力远不西汉,不仅从述职务,且反映在封爵。西汉初年,相职由列侯充任。武帝候,虽布衣相,但封相必定封侯,所丞相又称君侯。东汉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司徒侯霸死封侯始,三公皆不封侯。实际三公徒有虚名的高官,真正拥有决策权监督百官的执行权的是内朝。直东汉末年,董卓废少帝,立献帝,任相国;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秉政,罢三公置丞相,相权才骤改变,王朝最高权力的实际操纵者,皇帝在其控制中。

东汉九卿及列卿有什太的变化,是尚书组织的位更加强了,所有“虽置三公,归台阁”的说法。“台阁”,指宫内办处,就是内朝。光武帝即位,勤政,不实权给三公,仅侍从左右的尚书协助处理政,是尚书的权责日益升,由原的务官演化政务官,尚书台就东汉中央非常重的办决策机构。尚书台尚书令、尚书仆长贰,由左、右丞辅佐,设六曹尚书。有三公曹,主管年终考课诸州郡务;吏曹主管选官、祠祀务;民曹,主管修缮功、盐池、园苑等务;客曹,主管护卫皇帝及少数民族朝贺务;二千石曹,主管辞讼务;中官曹,主管水火盗贼。每曹又有侍郎六人,令史三人。尚书令、尚书仆、六曹尚书合称八座。皇帝虽挑选太傅或太尉录尚书,无异己直接指挥尚书台,所政归台阁,实际是皇权进一步了加强。

东汉皇权进一步加强,表现在监察系统官制的变化。司空的前身是御史夫,东汉司空已无监察责。主持监察的是御史台长官御史中丞。御史中丞属官有治书侍御史二人,掌解释法律条文;侍御史15人,掌察举官吏违法,接受公卿、郡吏奏。侍御史分令曹、印曹、供曹、尉马曹、乘曹 。东汉御史中丞秩仅千石,但权力却超了原的御史夫,在朝廷仅次尚书令。是因御史中丞不再隶属司空,改隶少府,实归皇帝直属,皇帝直接掌管的、监察百官的工具。

东汉中叶,母临朝,外戚执政,往往抓住兵权加强己的位,是将军职务就显格外重。特别是将军外戚,常在国,又录尚书,中央员。将军名号与西汉相同。将军位在三公,与太傅、三公合称五府。骠骑将军、车骑将军位在三公。前左右将军位在卿,不常设置。其余列将军,有则设,因命号,已则罢。将军有部曲。西汉京军有八校尉设,东汉初减并五校尉。人称五校五营,即屯骑、越骑、步兵、长水、声五营。又置北军中候监五校。东汉与西汉不同,北军指五校所率军队。东汉不见南军名称。东汉初年,北军的名称不再见文献记载。灵帝候,又设西园(军、中军、军、典军、助军、左军、右军、佐军)八校尉,由皇帝直接统领。曹操曾任典军校尉。

东汉方分州部、郡国、县三级。

京畿区称司隶校尉部。领三辅、三河(河东、河内、河南)、弘农七郡。司隶校尉掌纠察京师百官及所辖附近各郡,相州刺史,且比刺史位高,权势更显赫。司隶校尉常常劾奏三公等尊官,故百官所忌惮。朝,司隶校尉尚书令、御史中丞均设有专席,号称“三独坐”。东汉洛阳国,所河南郡长不称太守,称尹。三辅是皇帝陵庙所在处,仍称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位高一般郡,但与西汉比有所降。

司隶部外,分十二州,州设刺史。西汉,州监察区,刺史(西汉末年一度称州牧)是中央派的巡视官,无行政权,始无固定治所衙门,秋冬巡,年终回京奏。东汉初刺史仍称州牧,但处理郡国务权比西汉有所扩。建武十八年(公元42年)州牧改回刺史。中期,刺史又有领兵制。东汉期,刺史不仅有固定治所,且属吏量增加,实凌驾郡国的方行政长官。灵帝候,再改刺史州牧,由一批朝廷重臣任,“州任重,此始”(《汉书·刘焉传》),不少方的州牧已演变拥兵重的割据势力。

东汉有郡国105,除司隶部七郡外,有98。其中列郡71,王国27。郡设太守。建武六年(公元30年),裁撤郡尉,并其职太守,故太守又称郡将。县的设置与西汉相同。东汉了增加税收,在各设有盐铁诸官。凡郡县盐的方,置盐官,主盐税;铁的方,置铁官,主鼓铸;有湖池鱼利的方,置水官,主平水,收渔税。皇子封王,郡国,置傅、相各一人。相太守。有长史,职郡丞。中尉负责治安。郎中令负责夫、郎中等宿卫官。仆负责车马。治书、谒者侍从官。列侯所食县侯国,设相县令长,不臣侯,向侯纳租。

东汉了扩侯爵,又增进了县侯、乡侯、亭侯等爵位,并冠所食县、乡、亭名。期无食邑的虚封。例关羽被封汉寿亭侯。汉寿在东汉是县名,治所在今湖南常德东北。汉寿亭侯是虚封。列侯就(退休),受恩遇,加官“特进”或“奉朝请”,并此名义参与朝议。东汉外戚一般特进侯,未加特进的朝侯、侍祠侯,外戚、公主子孙在京守祖坟的称猥〔wei委〕诸侯。

第三节 新朝官制目录+书签第一节 三国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