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先秦官制 第二节 商朝官制

商朝(公元前16世纪—前11世纪)称殷,是继夏二奴隶制王朝。在商朝,王仍是最高统治者,又称“一人”、“予一人”,表明王权比夏朝又有所加强。商朝从太乙(汤)帝辛(纣),共30王。

商朝在官吏建制分“内服”“外服”两类。所谓内服官,指中央王畿〔ji机〕内的各官吏。所谓外服官,指王畿外及边区的各官吏。盂〔yu〕鼎铭文记载:

殷(边)□田(侯甸)雩(与)殷正百辟(图1)。

“殷正百辟”是内服官的概括。“百辟”,即百官、众官。“殷边侯甸”是外服官的概括。“侯、甸”,即外服官中最重的两官称。

内服官中重的是“尹”、“宰”、“卿”“三公”等。尹是治理的意思,在王左右,辅佐王治理国。商代最早的一位名臣叫伊尹。伊是姓,尹是官名。伊尹身低微,被商王汤信,举相。目前数者认:“相”不是商代的正式官名,战国前的“相”仅动词,是辅佐的意思。据此,尹是辅弼商王的臣。汤、外丙、仲壬三王先世,伊尹立太甲王。太甲暴虐无,被伊尹放逐,由己摄政。太甲悔改,伊尹才他迎回。说明尹职位高权势重。宰是主管内廷务的官员,有参与外廷务。武丁商王,“百官总己,听冢宰三年”(《论语·宪问》)。卿,世亦“卿士”,是高级官吏的泛称。三公则是因人设的一尊贵官称。据文献记载,商朝称三公的有文王、九侯、鄂侯、伊尹、傅说〔yue悦〕五人。

史官、宗教官在内服中占有特殊的位。史官,在文献中有史内史,在甲骨文中有史、史、东史、西史等。史官常在商王左右,掌记,遇表意见。此外,有守藏史,专门管理档案。宗教官有卜、祝等。卜,称贞人,是主持占卜的官员。商王受命,及祭祀、战争等活动进行占卜,所商朝有一庞的贞人集团,称卜。祝是祭祀负责辞告鬼神的官吏。

商朝有很官名带有“师”字,师长、太师、少师、师保等,含义很不相同。军队师编制,师长是高级武官。太师、少师是通晓音律的乐师。著名的乐师叫师涓(一说师延),曾纣王“靡靡乐”。由商纣王是亡国君,故称乐“靡靡音”。至师保,则专指伊尹。汤,伊尹连续辅佐几幼主,在朝中德高望重,尊称师保。伊尹称阿衡,东汉人郑玄解释:“阿,倚;衡,平。伊尹汤所依倚取平,故官名。”(《诗经·商颂·长》注)

常见的官名有臣。不同的臣,位不相同。伊尹称伊臣,位很高。但耤〔ji及〕臣(掌管奴隶耕籍)、马臣(管理养马)等位则较低。与臣法相近的有尹、亚、等。伊尹的尹是商王的辅弼官。尹是商王左右从一般务活动的官员。族尹有不同解释,一般认商代基层社组织与宗族有关,族尹是基层行政官吏。亚是武官,常见的有亚、亚、马亚、亚。战战车,马拉战车,故马亚位最高,亚、亚在马亚。亚,是管理箭手的武官。,除卿外,有御、我、东、南、北、西、、等。职数量较,分散在朝廷的各部门,办理具体行政务。

另外,又有管理象官名的,犬官(画犬、夷犬等),属田猎质的官员。司工、司鱼,分别是负责手工业养鱼业的官员。

商朝除侯、甸外,有男、卫、邦伯等。侯是分封的诸侯。甸,亦写“田”,任务是商王朝“治田入谷”。男,亦写“任”,意“任王者”,承担王室杂务。卫,商王守卫方职。邦伯在甲骨文中有“某方伯”、“某伯”,独立较强,有的是一方诸侯的首领或盟主。侯、甸、男、卫、邦伯,由商王诸妻、诸子、功臣及臣服商的部族首领担任。他商王承担有一定义务,平商王守边,有戎听调随征;同,王室服役、进贡。其中有的侯伯兼任内服官,周朝先祖曾被封侯,周文王称西伯,同又是纣王的三公。

第一节 夏朝官制目录+书签第三节 西周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