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从地理著作的校勘到地理教科书的编写——清代地理学成就 第七节 自然地理认识

清朝1644年入关,经几十年的征战,乾隆期,才最形一幅员辽阔的统一帝国。乾隆期(公元1736—1795年),清朝国内辖除盛京、吉林、黑龙江三将军辖区外,包括称本部的18行省(山东、山西、陕西、甘肃、四川、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苏、江西、浙江、福建、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直隶)称藩部的内蒙古、青海蒙古、喀尔喀蒙古、西藏、新疆等。清王朝的疆域:北至恰克图,南至海南岛、团沙群岛,西至葱岭(帕米尔),东至外兴安岭、库页岛。清王朝不仅拥有广阔的疆域,且实行了有效的统治管理。建的是一国势强的统一国,特别是经康熙、乾隆两次组织的范围全国图测绘工,使人中国领土内的理状况有了相深入的了解。较前代、清人境内山脉体系、江源、河源、气候分布规律等,有新的认识。

关全国的山脉体系认识,清初顾炎武等仍引明末王士《五岳游草》的论述,阐述人全国山脉(称“龙”、“龙脉”)势的认识。清初康熙在国内进行了规模的图测量,尤其是乾隆期新疆等的扩测,使人中国的山川理势的认识有了较进步。其中中国山脉体系有了新的认识,清代期魏源的《葱岭三干考》云:

葱岭即昆仑,其东山分三干,北干正。北干山祖,伊犁绕宰桑泊(斋桑泊)北,趋阿尔泰山;东走杭爱山,肯特岭,外兴安岭,包外蒙古各部,绵亘东,直抵混同入海,其北尽俄罗斯阿尔泰山正干。故引度长荒,东趋巴坤哈密者乃其分支。分支短,尽乎安西州布隆谷河。中干阗南山祖,经青海,由三危积石,绕套外贺兰山、山,历归化城宣府至独石口外伦湖内兴安岭,至内蒙各部辽东长白山,尽朝鲜、日本。复分数支,其在漠内黄河北者北支;在黄河南、汉水北者中支;汉水南、江水北者南支。南干阿冈底斯山祖,阿东卫藏,入四川、云南,东趋两粤,五岭,循八闽,尽台湾、琉球(《方壶斋舆丛钞》四帙)。

他认中国境内的主山脉体系有三条。其中北干阿尔泰山、杭爱山、外兴安岭一线,其南山北干的分支山脉。中干昆仑山向东,经积石山、阿尼玛卿山分三支:北支由此向东北经贺兰山、山、兴安岭、长白山;中支秦岭、伏牛山;南支巴山。南干似冈底斯山、巴颜喀拉山、横断山脉南岭。

尽管魏源的论述中,有许不全面的方(太行山、祁连山、喜玛拉雅山的位置),但基本勾勒几条主山脉干线,尤其是掉了关东南丘陵山脉体系的观念,扩了正确认识山系的范围。

关国内各区域的理势,清初已有比较清楚的认识。顾炎武《郡国利病书》中,就论述了全国各省(政治、经济中)的形与周围理环境的关系。

古代关植被分布规律,季风、信风等理分布现象,有一定的认识。较,清代主有几方面的展,即关中国二条植被分界线的明确认识,植物分布垂直带谱,及台风的深入认识。

关中国二条植物分布界线(南岭)的认识,晋代嵇含早在《南方草木状》中已有论述,其所述:“芜菁,岭峤(南岭)南俱无。偶有士人因官携,就彼,则变芥,亦橘淮北枳义”(嵇含:《南方草木状》卷一),即将南岭芜菁的植分界线。此,有游人士客注意南岭南北的植物差异现象。但直明末清初,屈均才“更明确提南岭庾岭我国植物分布的又一条分界线”。他在《广东新语》卷二五中说:

(榕树)畏寒,逾梅岭则不生。故红梅驿有数榕,炎寒(炎热,即南亚热带)界,又封川西三十分界村,二广同日植一榕,相三丈许,东西,东荣西瘁,东榕又不落叶。咫尺间,冷暖已分此。

韶州西北行,榕直,不甚高,与广州榕婆娑偃蹇者异。

关植物分布的垂直带谱现象,先秦《管子·员篇》中,就曾有描述,此,各代有零星记述,清末胡薇元在登峨眉山,曾观察记录了峨眉山的植被垂直分布现象。他在《峨眉山行记》中写:

登解坡……蹑蹬仰跂,积叶在足,……白岩,四逾白龙洞金龙寺,浓翠蔽岭,松杉夹,……灌木层累,使人不见其险,……五峰顶乘殿,……高风利,……六,罗汉三坡,荒岭曼衍,古木连蜷,……山荒漠蔓草。

他清楚记述了峨眉山脚常绿阔叶林植被(“积叶在足”);山的部针叶林(“松杉夹”);再向则灌木丛(“灌木层累”);山顶就变了高山草景观(“荒漠蔓草”)。

关东南海陆风向的认识记录,古代认识比较早。但关台风与飓风(寒潮或冷锋风)的差别、特点生规律进行比较科区别的,却是在清康熙《台湾府志·风信》一节中谈的。该书云:

风烈者飓,又甚者台(〔飓—‘具’换‘台’〕)。飓常骤,台则有渐。飓或瞬倏止;台则常连日夜,或数日止。约正、二、三、四月者飓;五、六、七、八月者台。九月则北风初烈,或至连日,俗称九隆风,间或有台,则骤春飓……四月少飓日,七月寒暑初,十月阳春,气晴顺。最忌六月、九月,六月飓,九月九隆。十月,北风常,台飓无定期,舟人视风隙往。五、六、七、八月应属南风,台将则北风先至,转东南,又转南,又转西南始止……五、六、七月间风雨俱至,即俗所谓西北雨、风雨,舟人视边有点黑,则收帆严舵待,瞬息间风雨骤至,随刻即止,若预待稍迟,则由帆不及或至覆舟焉。

关区域气候特点有新的认识,新疆周围区的气候特征,有了比较系统的了解。清肖雄在《听园西疆杂述诗》卷四《气候》中所述:

新疆气候不齐,哈密犹属东陲。冬寒,夏热皆倍内。即夏日,晴则酷热难禁,若风,忽冬令,即值署晴日,昼中热。早晚仍需棉服,即炎日卓午,城中挥汗不止,城北行三十,至黑帐房方,又寒气逼人,气候约此。盖因高土燥,蒸炎日,故热不挡……巴坤在谷中,新疆极寒处,冬不待言,即夏日晴明,犹宜春服,若霾辄至,飞雪著裘者有,吐鲁番热,不但迥异各城,并倍南省……伊犁虽在北路西,岭外,气候较北路平矣,常雨,每三月,有春景,至九月犹不甚寒,南八城捷至伊犁,犹近温线,故温有雨。哈密捷至乌鲁木齐及塔尔巴哈台,与温线较远,与冷线较近,故雨泽甚稀,常数年不一见,边风,常三五日一,昼夜不止,尘沙入室,户不睁眼。戈壁广野中,尤猛烈难行,石子者飞,者走,沙石怒号,击破,行人车马遇,须即停止,苟且遮避,若稍移动,即迷失不复路矣。

此记载非常形象、生动,准确具体记述该区的气候特点,是前著中所不的。

关潮汐的生规律及其原因,我国古代早有观察、论述,并有专门著(唐封演:《说潮》,载《全唐文》卷四四○,清俞思谦集历代潮汐说《海塘录》一书等)。了清代,人仍在不断探索各潮汐的规律。顾炎武就潮汐的生涨潮规律进行总结,比较准确描述了潮汐现象及其规律。关潮汐生的原因,我国很早已注意潮汐与月球的关系。唐封演首次提了月亮海水“潜相感”(相互)引潮汐的观点。但此,我国关潮汐因理论的探讨,仍限潮汐现与月球的运动规律的相互关系,未进一步解释它间的引力机制等问题。直清代,万有引力定律及许西方科知识传入中国,人才始科方法探讨、认识潮汐生的原因。其中最著名的是魏源的潮汐因论。魏源万有引力定律,从体运动的角度,分析潮汐的因,证实了月亮是引潮汐的主原因,指了每潮汐的变化刻,阐述了球、月球太阳三者相位置的变化,使引潮力增加或减少,从形每月两次潮的变化。同,他指:“球亦非四面全水,故潮长落,各处亦不尽同,况且,山、峡、洲、岛阻束水势,所同潮,又有或高或低,或或,或长落,或不长落别焉。”(《海国图志》卷九八)魏源的一论述,标志着我国古代潮汐因理论的最高认识水平。

除了一般潮汐规律认识外,清代我国著名的钱塘江潮的因,提了比较合理的解释。钱塘江潮是一处著名景观,历注意的人不少,从理、水文角度解释其因的有颇

(本章未完)

第六节 地图的演变目录+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