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诗 伐柯伐柯,其则不远

伐柯何?匪斧不克。

取妻何?匪媒不。

伐柯伐柯,其则不远。

我觏子,笾豆有践。

2007年6月9日,温宝总理在中华世纪坛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展,在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人进行谈说:“《诗经》中有句话:‘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意思是说,我做斧柄,按照先人传的斧柄的子做,体像。做的虽不是同一斧柄,但是同根同源。即观斧造斧,斧砍斧削,互其根,互其本,就叫一脉相传。”

在很采访中,温总理曾次引《诗经》中的诗句回答记者提问或者表达己的观点。我知,《诗经》是我国一部诗歌总集,其描写周代社生活的量诗句我了解的历史打了一扇窗户,《诗经》中赋、比、兴的艺术手法及其清新的创风格则世文创的取不尽的艺术宝藏。屈原的《离》、汉乐府民歌中的寓言拟物诗、李白的《古风》、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及元曲清戏中的刺讽喻品等,无不是《诗经》艺术手法的继承展。

再《诗经》中流传较广泛的首《伐柯》,旧说“周公。周夫刺朝廷不知”,说法显是《诗经》命意的度政治化阐释,故世界所不取。细味全诗,不难现,《伐柯》其实是一首男子在喜庆的婚礼所唱的乐曲。

诗的前四句将伐柯斧与娶妻媒相比附,强调婚姻的合无媒不。伐,砍伐;柯,斧柄。意谓:怎才砍削一斧柄?有斧头砍不。何娶妻子回,有媒人办不。见,斧头媒人是获斧柄合庭的必条件。者设问的方式,借助砍削斧柄一日常生活象,将无媒不婚的理说浅显明白。黄焯《毛诗郑笺平议》此有精深体:“伐柯宜斧,取妻须媒,与世俚语‘耕问奴,织问婢’意同。”故世“伐柯人”称媒人,并人做媒称“伐”、“伐柯”或“执柯”。

诗的四句则将“伐柯”“则”与“子”相比附,表达了男子新婚妻子的赞。则,法则,标准;觏,遇见;笾豆,竹制的食器;践,陈列整齐。意思是:砍斧柄啊砍斧柄,斧柄的子就在眼前;我娶的妻子怎啊?应婚礼很周全。在四句的理解,界颇感费解的是“笾豆有践”,将解释婚宴餐具摆列整齐有序。其实果结合诗人借斧柄则的设喻,不难,位新郎颇欣赏的是新婚妻子料理餐宴宜的体周全。笾豆摆放整齐有序,足见女子的细教养。所四句的潜台词就是,根据手头斧柄的子就知怎砍削斧柄,新娘不料理务就知将是不是贤惠的妻子。

诗中“伐柯伐柯,其则不远”一句,人引比喻两物的继承或展的协调关系。温宝总理引《诗经》中的句话,借斧头斧柄的关系,生动阐明了文化传统(带柄斧头)与新的文化创造(新的斧柄)间同根同源、互其本的内在关系,既表达了我国文化遗产源远流长的赞,体现了民间艺人继承传统文化的勉励。

民惟邦本目录+书签嘤其鸣矣,求其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