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章 蒙古和明朝是啥关系

清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六月九日,新疆伊犁河察林河畔,离乡背井飘零一世纪的蒙古土尔扈特部,从伏尔加河流域,冲破沙皇俄国层层阻击经行万,终在清军的接应,功返归中华怀抱。年十月,清乾隆皇帝在承德避暑山庄接见了被誉“东归英雄”的土尔扈特首领渥巴锡,册封其“卓理克图汗”,其部落各首领分别按照“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国公”等爵位一一册封。其部落全族分六路,分别被安置在今新疆阿尔泰山、伊犁尤勒斯草原及博斯腾湖等,繁衍生息至今。就是中华民族历史壮怀激烈的“土尔扈特万东归”。

壮怀激烈的故中,有一今人已忽略的细节:乾隆承德避暑山庄接见渥巴锡,渥巴锡先送两件礼品,一是其随身腰刀,表达土尔扈特部永不反叛意,此亦千古谈;二件礼品格外特殊——明永乐七年,明朝永乐皇帝朱棣册封前土尔扈特部首领太平贤义王的“永乐印”。送此物,即表达归附中华意。

不人所注意的情节,既意味着清朝从此继承了明朝土尔扈特的统治,同揭了素人关注不的,明朝初期蒙古诸部落的变迁情况。

明洪武元年,明太祖朱元璋动北伐,一举攻克元,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仓皇北逃,明朝统一中原。但元王朝依一“国政权”,占据着新疆东部、甘肃西部、青海北部、内蒙古、外蒙古、东北三省及今俄罗斯阿穆尔省的广区,并在元顺帝世,历经元昭宗腊哈失、元益宗古思帖木儿两代君主,史称“北元”。期间,明朝曾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动三路北征,傅友德的西路军五战五捷,连克甘肃、内蒙西部、新疆东部片土,驱逐北元在一的势力范围,中路军徐达部东路军李文忠部在进兵北元国林(今蒙古国杭爱山)受挫,但杀伤北元军甚。其十年,明朝设九边,广置卫所,守攻步步进逼。洪武二十年,明军再举兵,15万兵攻辽东,迫降驻守辽东的北元太尉纳哈,招降20万人,并令北元“盟友”朝鲜改辕易辙,明朝附属国,一举“断北元左臂”。一年,明军命蓝玉统15万军北征,在捕鱼儿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破北元“中央军”,俘虏北元皇室宗族及军队8万7千人,获元王朝的“传国玉玺”。身逃亡的元益宗古思帖木儿在土刺河被北元宗亲速迭儿杀死。洪武二十六年,速迭儿正式“北元汗”,但久就病逝,随,“黄金族”(吉思汗人)争夺汗的内战持续数年,明建文四年,非“黄金族”的鬼力赤夺取了汗位,取消了“元”的称号,恢复了“鞑靼”的古称,至此,“元”一政权,历史概念。在连年的内战中,蒙古分裂三部,即明朝史书中所谓的鞑靼、瓦剌、兀良哈。

先说鞑靼,即由“黄金族”统帅的蒙古部落联盟,其势力范围主包括今鄂嫩河、克鲁伦河贝加尔湖南。永乐元年,鞑靼“太保”阿鲁台杀鬼力赤,永乐六年(公元1408年)拥立从帖木儿帝国“政治避难”回的忽必烈裔本雅失汗,此阿鲁台“挟汗令诸侯”,任“太师”执掌权,一面频繁扰明朝边境,一面与西部的瓦剌相互攻杀。从洪武末期的朱元璋永乐初年的朱棣,皆曾次派使者赴鞑靼处招抚,却被置不理。

瓦剌,又称“卫拉特蒙古”,元朝称翰亦刺,最初居住俄罗斯叶塞尼河流域,元朝逐渐南迁,定居在今阿尔泰山山麓至色愣格河一带,共分三部,分别是辉特部及其首领秃孛罗,绰罗斯部及其首领马哈木,客列亦锡部及其首领太平。其中的客列亦锡部,即是土尔扈特的前身。深通“远近攻”的明王朝,洪武末年始便频频向瓦剌三部派遣使节,永乐七年,明朝册封辉特部首领孛罗“太平王”,绰罗斯部首领欢“顺宁王”,客列亦锡部首领太平“贤义王”,渥巴锡归给乾隆的“永乐印”,即是由此。其,“顺宁王”马哈木渐其中最强一支,逐渐掌握了瓦剌权,并与东部的鞑靼长期内战,两相互攻杀不休的同,意图借助明朝的力量。永乐元年朱棣登基不久,鞑靼、瓦剌同遣使入贡,朱棣热情接待,其又利经济手段力拉拢蒙古各部,永乐六年朱棣令在西北设置处“马市”,招募蒙古部落,他在边境划拨土,招抚归降的蒙古人。永乐七年,先是鞑靼“国公”阿滩布花率部归降,继鞑靼“丞相”暂卜率众3万归附宁夏,朱棣皆“宴厚劳”。明军不在边招募蒙古人从军,授予官职且赐予汉名,即使偶尔现归附叛乱的情况,朱棣的态度相宽容。永乐八年,蒙古归附首领虎保误信流言,率部叛逃,朱棣禁止明边军追杀,并派使者骑快马追虎保,宣布赦免其罪,并表示“由”,感动虎保最率部南归,被安置在甘肃临洮一带定居,此保卫边疆生入死,终生明忠耿耿。怀柔,终明一世,蒙古人南归附的件史不绝书,朱棣的永乐代尤其。

至蒙古三部中力量稍弱的兀良哈,实朱元璋代归附明的辽东纳哈部“整编”,其属嫩江中,包括今西辽河老哈河一带。明洪武二十二年,朱元璋在设泰宁卫、朵颜卫、福余卫,又称“兀良哈三卫”“朵颜三卫”,原朱元璋子宁王朱权所统辖,跟随朱棣参加“靖难役”立功颇。战,朱棣将宁王南迁至江西,原属宁王的宁区(今内蒙古宁城)尽数划拨给兀良哈三卫,并永乐三年在吉林原设立马市,展贸易。同瓦剌三部在永乐朝接受明朝册封相比,他早在前的洪武朝,就明王朝的“朝廷命官”。

明永乐十一年,数次遭明王朝沉重军打击的鞑靼部“太师”阿鲁台,接受了明朝“宁王”的册封。至此,从朱元璋朱棣,历经40年苦经营,鞑靼、瓦剌两部皆接受明王朝的“封号”,从建立了蒙古各部相互牵制且由明朝“垂拱治”的统治体系。终明一朝,蒙古高原风云变幻,体系虽偶被打破,却始终未变,最终演变了清朝的“盟旗”制度,体系意味着北元代相明朝是“外国”的蒙古各部落,著名历史朱绍侯所言,变“明朝中央政府管辖的方政权”。

维持平衡的方式,除了明王朝的怀柔政策外,有各势力相互征战中的此消彼长。一期的战争,谓是明蒙战争与蒙古各部内战相互织,错综复杂。

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瓦剌与鞑靼战,在人口资源方面占尽优势的鞑靼节节胜利,志意满,阿鲁台明朝极其傲慢。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朱棣祝贺本雅失继任汗名,谴礼科给中郭骥(即曾被帖木儿扣押近十年的那位明使臣)至鞑靼“王庭”林使,送往年战的俘虏,并赠送彩币等物,且在国书中说“汗王朔漠,彼此相安无”,极力表达平诚意,孰料阿鲁台竟将郭骥斩首,明使团中仅随军百户李咬逃回。阿鲁台随即整顿兵马,准备南侵明朝“屏障”的兀良哈三卫。消息传朱棣震怒,九月派淇国公邱福率10万精兵远征,孰料军行至克鲁伦河,邱福不听副将李远劝阻,率数千亲兵离部队冒进,遭鞑靼军围歼,邱福阵亡,随鞑靼军乘胜追击,10万明军溃,副将王聪、李远、火真皆战死。败报传,朱棣决意雪耻,次年正月诏亲征,集结50万军,二月十三日居庸关北进,军一路扫荡漠北,鞑靼部坚壁清野,远撤避战。经周密侦查,五月终在吉思汗乡斡难河捕捉鞑靼军主力。五月中旬,朱棣与本雅失在斡难河决战,朱棣身先士卒,率麾亲兵冲锋,本雅失溃,仅带7人逃窜,朱棣随即令将捕获的蒙古俘虏全部释放,并放口粮。“攻”各蒙古部落纷纷降,六月八日,朱棣军飞云堑围困阿鲁台,阿鲁台“请降”缓兵计。朱棣将计就计,先假意与阿鲁台谈判,继动突袭,柳升的神机营火器轰炸,追杀百余破阿鲁台。七月三日,军返归平。至此,明朝的一次北征,重创鞑靼结束。

战,永乐八年十二月,阿鲁台遣使谢罪,贡献马匹,并借机恳请朱棣允许他迁至辽东管辖女真部落。朱棣阿鲁台牵制瓦剌,故拒绝了阿鲁台的请求,但表示既往不咎。同年十二月,朱棣遣使将阿鲁台流落在明朝,失散近20年的哥哥妹妹送回,从此两关系渐近。但彼瓦剌首领马哈木借机坐,不但吞并了许原属鞑靼的领土,更捕获了斡难河战逃跑的蒙古汗本雅失。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五月,马哈木杀本雅失,并派使臣向明朝“邀功请赏”,朱棣深感马哈木“此奴骄矣”,双方裂隙日深。次年马哈木又派使者向明朝涉,求明朝归投奔甘肃、陕西等省的瓦剌部落,朱棣派宦官海童使瓦剌,面申斥马哈木罪

(本章未完)

第九章 明朝的“越南战争”目录+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