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店:台北的旅游地标

张铁志

书店是代的创造者,是承载者。

台湾的书店展史,几乎就是一部台湾政治经济转型的历史:1980年代经济现代化催生了首型连锁店;在1980年代期,一方面更人始追求更精致的文化艺术,且民主化的启使人渴求更批判知识,因此有了诚品。在新的世纪,全球进入网络代,网络书店始空袭台湾。些在不同阶段的主导书店,又进一步影响了台湾读者的品位与创者的方向。

我人的逛书店历史,与台湾书店形态展的历史紧密织着。

1970年代是我的童年,父母经常带我重庆南路的东方版社买童书,不论是中国、西洋古典说的儿童版,或者伟人传记。在那,台湾各的书店主集中在各县市火车站前的商圈,或者附近。,重庆南路是最著名的书店街,不远处的牯岭街则是最著名的旧书街——不条街更生了“少年杀人件”,进入了人的记忆。

进入1980年代,台北真正进入现代的象。1982年,罗佑唱着“台北不是我的,我的乡有霓虹灯”;1984年,台北民生东路现一麦劳,薯条与汉堡攻占年轻人与儿童的胃。1983年,金石堂书店现,窗明几净的硕空间很快吸引了中产阶级。金石堂台湾首型连锁书店,创立排行榜,主导了台湾版文化。

各书店是各独立,每店或许是主打容易畅销的书,但了金石堂代,由分店众,所有力决定什书畅销书。正是台湾始进入消费代的热潮,“台湾钱淹脚目”,所理财与励志的书在金石堂的推波助澜代的标志。

但其实,在明亮的书店灯光外,战火正在远方喧嚣着:在1980年代的台湾,各社运动猛烈爆,反运动势力日益壮,公民意识不断高涨,统治政权危机四伏。“党外杂志”在街边的书报摊热卖,政治批判的书籍在选举场合迅速清,龙应台的《野火集》则在金石堂及各书店烧火。

金石堂立,我差不刚进初中,高中。彼我的确是金石堂的常客,不论是买书或买文具,并且常常站在那现代化的温暖空间,望着窗外街游行抗争的标语与人群。

1989年3月,诚品书店在台北市东区的仁爱路圆环(是台北的CBD区)诞生了。

诚品的现,是老板吴清友先认识了在雄狮艺术任职的廖立。他在仁爱路圆环租一空间,希望经营画廊一艺术书店,因此找了廖立经营书店。

一始他在室卖艺术建筑类的书,一楼二楼租,一楼了餐厅,二楼书店的范围扩了,书增加了:艺术外,有各人文新思潮,尤其是外文书,且就放在明显位置。打了台湾文化界生的视野。

廖立认,诚品让台湾版业变更国际化:他同步引进外文书,影响了编辑版人的思考。

那年头,台湾正处解严期的剧烈躁动。1987年7月解严,1988年1月蒋经国世,李登辉台。旧的秩序瓦解了,新的正在现。街头总是有各抗议噪音,思与知识界则处火山爆的炽热状态,寻求各反抗思:殖民、现代、女主义、新马克思主义,老马克思在长期的压抑终光明正现身。

诚品书店的现正填补了那代的思饥渴。但它不是一反叛哲的姿态(台附近书店),是一布尔乔亚的从容与博;简单说,文化精英的姿态。

在诚品一楼的高级餐厅外,有一间店铺卖着诚品代理的著名英国瓷器品牌Wedgewood(品牌在台湾一度名贵的象征);二楼书店则宛一座雍容古典的迷你宫殿。人不曾见书籍被此优雅安静置放着,耳边流的是有品位的古典室内乐(不是那俗气的轻音乐),脚踩的则是高级木头板。

每一本书像是宫殿中的一扇魅惑的门,通往不同的知识秘境。诚品的矛盾正在它虽有一高傲名贵的外貌,但却贩卖许左翼的、批判的知识。

念的我虽未必喜欢那不亲的姿态,却经常游晃,总是买的少的。不,翻阅那些精厚重的摄影图册、浏览那些思潮英文书的目录,就仿佛一场盛的知识洗礼。

进入1990年代,政治逐渐民主化,市场消费主义更进一步吞噬了1980年代燃的理主义。布尔乔亚诚品逐渐放身段,转身资文艺诚品,原的仁爱路圆环诚品搬敦化南路。他举办更艺文活动,设更分店——每一诚品的室内设计几乎不同。他不但试图台湾的文化中,甚至连室内设计或包装纸影响了1990年代至今的台湾风格。

更重的是,诚品确实冲击了台湾的版品位。例在人文社科外,他很重视“生活风格”类书籍,生活风格概念逐渐台湾的文化关键词。又或者现在纵横两岸三的插画王,表示他是受年诚品力推的法国插画桑贝(Sampe)的影响。

逐渐,诚品越越,人潮逐渐汹涌,并从艺文精英的秘密基全台最主的连锁书店、最强势的通路,甚至台湾的文化象征、台北的旅游标(周末总是听香港的广东话)。但,诚品被不少人批判的书店巨兽。

了2000年前,诚品书店金石堂并驾齐驱。

1995年立的博客网络书店是华人一网络书店公司。2000年始,人在博客买书在每街角有的7-11统一超商“店取书”,增加了其便利。次年,统一集团取博客百分五十点零二五的股份。2003年,SARS暴,又网络书店带展契机;博客在一年始获利,此每年营收幅增长,在几年内台湾版业最通路。金石堂诚品等传统书店虽设置网络书店,但影响力远不博客。

网络代,是十年台湾现了更有特色的独立书店。,在型连锁书店现前,或者一直现在,有许独立存在的书店。但是我标举的独立书店,并不是卖实、众书籍的一般区型书店,是强调“有态度”或者人文图书主的书店。

在全台湾,些书店最集中的方就是台、师一带。屹立最久的是在温州街的唐山书店。唐山书店立1980年代期,从彼至今是台湾最重的术书店,一万圣书园北京。是喂养我最重的知识库。

在附近的女书店、晶晶书店则是取向鲜明的书店,前者具女主义精神,者则是同志书店。

除了卖新书的书店,附近一带现许“新”二手书店:茉莉书店、旧香居、青康藏、布拉格书店。些书店不论贩卖的书或内部装潢,各具特色。三者经常举办各艺文讲座,老板特别热情,不但不少台湾经常在些店泡茶聊,香港陆必定拜访。

但台北租金毕竟很高,尤其是在台北南区。另外两在市中外的独立书店在台北文化图扮演重角色:永巷中的书房,及淡水河边的有河Book。老板本身是写者,他独立书店就是与己喜欢的书一生活,并且让更人认识书。两书店具有区书店的功。

台北区外有不少态度强烈的独立书店,嘉义的“洪雅书房”非常关注社运动,是南台湾的文化社运中。台南则是有台北外最优雅旧书店的城市。东部花莲的“旧书铺子”(前是诗人杨牧的印刷厂)、“光”旧书店,是具有迷人味的建筑。

些独立书店,部分在文与人文类书籍外,关注另类与边缘的文化社议题。他台湾前反文化(ter-culture)的思基。

但在型连锁书店与网络书店的挤压,些独立书店,及传统区型书店的空间越越。根据调查,台湾三百一十九乡镇市中,至少有一百二十已经有书店。

独立书店虽有许文艺青年支持,但经营一辛苦。尤其是在书市日益激烈的折扣战争,些原本利润就低的书店难招架。年,“集书人文化—独立书店联盟”就“反图书折扣战”,但未见效。书房的经营者刘虹风就指,书房了维持营运,已经转型NGO式的书店,立协向政府申请补助,做一些区文化工。说,一年是最难熬的一年。

网络消弭城乡差距,让偏远区读者买台北人一的书,知识普及有重贡献。但是不论是人文型独立书店或是传统区书店有

(本章未完)

东京购书散记目录+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