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篇 雄瞻浩博——清代文学 铁肩担道义——王夫之

王船山说:“读史不难,难在论史。”王船山就着体现一句话,所写了一本《读通鉴论》。王船山的《读通鉴论》,现在,不一定是一本书,但王船山确曾教人读史的方法。知历史不难,难就难在何历史我的滋养料。

——·梁厚甫

湖南人杰灵,有着非常深厚的人文传统,曾国藩王夫就是湖南土生土长的。其中衡阳王夫,是清初诗文就卓著的儒,爱国忧的民族正气缜密深厚的术功力,融在他的诗文中,直接启迪了一代文风。人在整理清代术史,王夫与顾炎武、黄宗羲一并称清初三。

王夫,字农,号薑斋,湖南衡阳人,人称船山先生,明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壬午科举人。1643年,农民义军势力非常壮,张献忠曾邀他参加农民军,他拒绝了。1644年,清兵入关,不断往南推进,王夫友人管嗣裘一在衡山兵抗清。兵败,逃广东肇庆,效力南明桂王政权,桂王政权许人结党争权深表不满。不久,他见势已,辞职乡,长期住在湖南湘西苗瑶山区。他隐居在衡山石船山麓,极艰苦的条件,著述终其身,共计书数十,达300余卷。

《读通鉴论》是王夫有关古史评论的代表一。《读通鉴论》是王夫阅读司马光的历史巨著《资治通鉴》的笔记,全书30卷,其中秦1卷,西汉4卷,东汉4卷,三国1卷,晋4卷,宋、齐、梁、陈、隋各1卷,唐8卷,五代3卷,另附《叙论》4篇卷末。

《读通鉴论》不是一部单纯的历史著,它是阅读另一部历史巨著的笔记,其中每一节是针《通鉴》所记的某一段史实的议论,果不参照《资治通鉴》单读《读通鉴论》,就弄“丈二尚摸不着头脑”。另外,部书是一思的历史沉思录。它既折了明清际那段血与火的历史光,又积淀了一境极痛苦与矛盾的思的深邃反思。

王夫是一忠明王朝,又具有浓厚汉民族意识的文人。明亡清一实,他从其字行间透溢痛苦悲愤。王夫强调民族利益至,高君臣义,所他历史损害民族利益的人痛加斥责。西汉武帝,李陵兵败投降匈奴,史司马迁投降罪,是《史记》的一败笔。王夫有受其影响,在强烈的爱国主义思驱动,他认“司马迁挟史”,“李陵文”,“李陵降,罪较著不掩”。司马迁说李陵投降是假,内忠汉朝是真,王夫认不信,“曰陵受单制,不不追奔转战者,匈奴岂伊无信人?令陵有两袒,单亦何信陵委重兵,使深入与汉将相持乎?即使真的伺机主动归汉,亦是“节丧则余无烷”。但是,他并有简单借古史泄己的民族义愤,是希望“推本失原”,“立一型”,所,其史论具有巨的现实感。明亡,若干史探讨其灭亡原因,或批评政治混乱,或分析制度弊端,或抨击君主专制及其流弊,深度不一。其中,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代表的批判专制君主制度的思最深刻。王夫与数史不同,他不仅具有现实感,且将其与历史的沉思融合,试图从中总结更高层次的历史哲。

王夫够清醒反观身,认“夷狄蹂躏中国,亦非必有固获,中国致耳。”是他在《读通鉴论》中,批评君主与臣聚敛财富,批评君主贪巧矜滥杀忠良,批评奸臣败坏纲纪使国衰微,批评臣拥兵重强枝弱干,批评风日衰邪说日盛,批评纵客商贾舍本逐末,批评奸臣引狼入室屈膝投降……批评几乎涉及历代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在他目中,前朝旧不是明朝现实已。

在历史的沉思中,王夫了一启示,就是“随势迁法必变”。他从远古人类的“异禽兽无几”与今人类文明中了“世益降,物益备”;从三代的“沈酗”、“奔”、“黩货”与唐代的“帖受治”中了今未必不昔;从三代的封建诸侯与秦始皇改郡县制的功中了“势相激理随易”。历史的变化使王夫了一哲理的结论:“势顺者,即理者矣。”就是说,顺应历史潮流的就是合理的。王夫否定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经义的结论,从历史变化指了顺应“势”者才合理,无疑是重的进步。

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曾国荃曾重刻《船山遗书》,共56,288卷。曾国藩亲校阅其中的部分著并写了序言。因此书刻南京,南京古称金陵,所被称“金陵本”或“曾本”。随着王夫著的传播,他的术就历史位才逐渐被人认识,他的影响与日俱增。维新志士谭嗣同在《仁》一书中盛赞王夫,他说:“五百年者,真通人故者,船山一人已。

无人能夺其席——纪昀与《阅微草堂笔记》目录+书签通天地人者曰儒——黄宗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