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篇 美利坚文学的百花园 诊断西方现代文明的预言诗人——艾略特

诗不是放纵情感,是避却情感,诗不是表达,是避却。

——艾略特

四月是最残忍的一月,荒

长着丁香,回忆望

参合在一,又让春雨

催促那些迟钝的根芽。

——艾略特

“他在宗教是英国国教式的主教徒,在政治是保皇派,在文是古典主义者。”他倾向纳粹的反犹太主义,蔑视民主,讨厌不无术的普通人。他真实反映了一战西方青年的精神状态。他就是生国,长国,又加入英国国籍的诗人托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

诗人1888年9月生在国密苏州圣路易斯市。祖父是华盛顿的创办者,父亲是砖瓦商,母亲夏洛蒂·斯特恩斯是位诗人。1906年,艾略特进入了哈佛攻读哲,受新人文主义者欧文·白璧德的反浪漫主义观点影响很深。1910年,艾略特法国巴黎习哲文,听柏格森的哲课,接触波德莱尔、拉弗格马拉等的象征派诗歌。1911年,艾略特又国哈佛习印度哲梵文。1914年德国求,因一次世界战中辍。1915年始定居英国伦敦,在牛津习希腊哲,并在海格特校教拉丁文法文。1917年至1925年,艾略特在劳埃德银行供职。他曾1917年至1919年担任杂志《我中者》的助理编辑。1922年创办颇有影响的文评论季刊《标准》,任主编一直1939年。1927年,艾略特放弃国国籍,加入英国国籍,并参加英国国教。艾略特曾长期担任费柏版公司董,直1965年1月4日逝世止。

艾略特的诗,受法国象征派、英国詹姆士一世期的剧17世纪玄派诗歌的影响,打破了欧诗歌的传统手法,抛弃了浪漫主义的我表现直抒臆的写法,他强调通“客观应物”,象征暗示的方法反映情绪。他的诗意象清晰、准确,语言口语化,富有韵味。诗人一期的诗,通新的艺术表现方法,相深刻反映了一次世界战前英流社人物的精神空虚悲观失望的情绪。在《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中,诗人表现了一青年男子普鲁弗洛克在求爱中的矛盾理,他求爱,但又不敢向女人吐露曲。他不仅缺乏勇敢,且怀疑人世爱情的价值。诗篇嘲的写法,引量的典故,运新奇的比喻照,反映了流社中的一庸碌青年的精神面貌。

一期最有代表的诗是1922年的长诗《荒原》。首诗值一读,是因它曾经轰动一,其影响深是现代西方诗界从未有的。《荒原》主反映战西方悲观绝望的情绪精神贫困,描述宗教信仰淡薄的西方文明的衰落,急切表述了人内的焦虑,荒原世界荒原人的一次新的救赎的呼喊。那颓败废弃的荒原显有极深的象征意义,它是一社人的复合体,被评论视人由始并代的概括结合的长诗。

者在《荒原》中揭示了西方社中人的精神世界已干涸像一片“荒原”。干旱,赤土千,有水,长不庄稼。苦旱,人类的灵更加干涸,失了信仰、理,精神空虚。不生活的意义未的希望。《荒原》共5章,分别《死者的葬仪》、《奕》、《火诫》、《水的死亡》、《雷霆的话》。《荒原》集艾略特一期艺术技巧的。者鲜明的形象,通暗示、象征由联,构了一部思情调一致的完整诗篇,功表现了主题。全诗很少韵,数是有节奏的由体诗,语言变化万千,除英语外,直接援引了德、法、西、希腊、拉丁梵文6文,名篇、巷歌谣、历史掌故融合一体,不仅使诗篇五彩缤纷,且带异国情调盎的生活情趣。《荒原》不仅突破了传统的诗歌技巧的限制,且丰富了诗歌的表现手法。

《荒原》1922年10月表在诗人己编辑的《标准》创刊号。国诗人威廉斯震惊,宣称:“它结束了我所有的欢乐;它同一颗炸弹,瞬间毁灭了我的世界。”《荒原》的贡献是划代的,它业已西方资本主义文明走向堕落空虚的代名词。《荒原》的经典的位,是诗人1948年被授予诺贝尔文奖的直接原因,使20年代的诗界进入“艾略特代”。

1927年,艾略特的诗歌创进入二期。一期的诗歌带有更的宗教色彩。者无法摆社矛盾,企图从宗教中寻求精神寄托。一期的诗,在内容是消极的,但在艺术又有新的特点:诗歌结构严密,暗喻虽复杂,但不故意惊人,具有冥幻、、谐的诗歌风格。其中最重的品是长诗《四四重奏》。《四四重奏》写1935年至1941年。者借英国一座乡间住宅玫瑰园遗址“诺顿”,艾略特祖先在英国居住的村庄“东科克”,国马萨诸塞州海边一组礁石“萨尔维奇斯”17世纪英国一座教堂“吉丁”题,组一组哲宗教长诗,表现了人类历史周复始,绕着主的意志循环不已的思,并宣扬基督教的服从精神。长诗在艺术技巧比《荒原》有进一步展,文字更流畅,语言节奏更强,被认是艾略特的登峰造极。

艾略特被誉现代文批评师。他早在1915年就始写文评论。1920年版一本文论文集《圣林》,又编了《论文选集》(1932年版,1951年修订)《古今论文集》(1936年)等。他重的批评着有《传统与人才》(1917年)、《玄派诗人》(1921年)、《批评的功》(1923年)《诗歌的途批评的途》(1932年)等。

艾略特的文艺批评是一实践中的诗人的批评。他的文艺理论是很丰富的,最突的是“非人格化”的理论。艾略特认诗歌不主观的我表现,他说:“诗不是放纵情感,是避却情感,诗不是表达,是避却。”因在他,品与无关,品是客观的象征物。他认诗人的感情进入品,必须经一番转化,转化非人格的东西,就是离己的人格,转化普遍的艺术情绪。他认有,才使艺术更接近科。做“转化”,艾略特认需有高度的艺术表现技巧。此他提了一条“客观应物”表现情绪的创方法,就是客观物,各件、情景、掌故引语,搭配一幅图案间接暗示或象征某情绪,造某艺术效果。

1948年,艾略特“因代诗歌的卓越贡献所的先锋”获诺贝尔文奖。

从领航员到作家——马克·吐温目录+书签“约克纳帕塔法世系”的建筑者——威廉·福克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