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散文是談,詩就是唱歌。唱歌是使語言的一種方式,這種方式很特殊,音樂加進來強化語言,有時代替語言。語言在經過省略強化後,與音樂融合為一,精兵猛將,當十當千。詩差不就是這麼一種東西。

為文學品的詩當是沒有曲譜的,它的音樂藏在語言本身裡,詩人的專長是語言的音樂加發揚利,使文字效果音樂效果相加或相乘。詩叫「吟詩」,詩的定義有一條是「文音者」。指了詩這種體裁的特。語言,在未有文字先,固是聽覺來接受的,即使有了文字後,聽的機會比的機會,何況還有不識字的人。經過那麼長的時間,由那麼的人使,在使中不斷調整修改,它已經針對人們的耳朵發展規律來。詩人掌握了這套規律,講求品的節奏音韻。散文不故意講求這些,詩則必須講求;散文注重語文的音樂是淺嘗即止,詩人對詩的音樂則求達一定的標準。

什麼是語言的節奏?語言,當它是聲音的時候,那聲音裡有長短、高低、輕重、快慢停頓。「快慢」一項來說,果每分鐘吐一百八十個字,並不是非常平均的每秒三個字,是前一秒吐四個字,後一秒吐兩個字,這就形了快慢。從語言的形式分析,果一句話裡有十個字,這十個字必定被聲音分幾個節,某幾個字的聲音結一組,別的字稍稍保持一點距離。每一「節」的字數並不相等,這就形了「長短」。

《儒林外史》有云:

「從——浦口——山——發脈——,一個墩——,一個炮———,一個墩——,一個炮——,一個墩——,骨骨碌碌——幾十個炮——趕了來——,結——一個————,這個——叫——荷花水。」

共有十九個節,各節最少一個字,最四個字,這是長短。其中「一個墩,一個炮」重複了三次,一次現時應該慢讀,後兩次重複應該快讀,既是重複,快了聽明白,有快讀,才顯千發脈的氣勢。無妨一直「結一個」再慢來,「荷花水」最慢,一則這是個重生疏的名詞,希望聽的人聽清楚,二則意思告一段落,語氣便於收煞。這是快慢。

再談輕重:

「一——結束了——,結束——此————,死亡——此————,毀滅——此————。」

「了」字本是輕聲,「」字「」字是虛字,聲音輕些。「此」三個字連續既輕且快,這個節跟「一個墩,一個炮」不同,「一個墩」雖讀很快,「墩」字卻讀很重,「一個炮」亦,因為「墩」「炮」的聲響不是輕滑流利一類,「墩」「炮」是龐物。「死亡此」句中,於音於義應該加重的是「死亡」「」,「此」輕輕帶過算了。句中的「毀滅」「」亦同。

所謂節奏,就是由聲音的長短、高低、輕重、快慢頓挫形的秩序,長短、高低、輕重、快慢頓挫,相互間錯綜配合,連綿不斷,產生的變化幾乎是無限的。在音樂裡面,長短、輕重、高低、快慢是抽象的音符,在詩裡面卻是有意義的字句。詩人不但追求節奏,追求節奏詩中的意義融合為一,相益彰。由不認識節奏認識節奏,需培養「節奏感」,培養節奏感最簡易的方法是聽音樂。在音樂裡面,節奏的變化豐富,相形,語言的節奏底簡單,認識了巫,對巫就不會陌生了。

關於音韻,我們知國語有陰平陽平聲聲,有齒音音喉音,有開口撮口合口,有輕聲變調兒化韻,字音有響啞清濁,在什麼情形哪種聲音或不哪種聲音,使語言的人應該有考慮。我常舉廣播界名人翁公正的名字為字音組合不善的例子,翁先生有雅量,不為忤。宋代詩人辛棄疾三個字就不響亮,後人寧願叫他辛稼軒。我服務過的中國台灣廣播公司,這個名稱在眼裡很漂亮,讀在口中一個字比一個低啞,「公」字幾乎模糊難辨,幸最後有個「司」字聲勢一振。無獨有偶,台北還有一個「公共工程局」。年前有一本文學雜誌,名叫《讀物》,內容很,但是辦了幾期就停刊了,原因一是:你書店裡買《讀物》,沒有一個店員聽清楚你買什麼。

余光中教授在他的《詩與散文》裡,舉梁實秋先生《雅舍品》中一段文字,說明散文中有音韻問題。雅舍品的一段文字是:

「果每個字方方正正,其人概拘謹,果伸胳臂拉腿的逸格外,其人必定豪放。字瘦柴,其人必排骨,字墨豬,其人必近於『五百斤油』。」

余氏稱這一段文字:雖不刻意安排平仄,但字音入耳卻錯落有致,聽每句收尾的字音(正、謹、外、放、柴、骨、豬、油),在國語中四聲錯,便很聽。句末的「油」字襯著前面的「豬」字,陽平承著陰平,頗為悅耳。果末句改「其人近五百斤油知」,句法不壞,但「知」、「豬」同聲,就單調刺耳了。

我有一段文字是:

「在幾秒鐘內,人人雕塑一般固定在那兒,甚至風息、蟬啞、鳥墜、雲凝。」

「風息」當初本來是「風定」。但是前句已有「固定」,兩個「定」字重複,重複在這裡毫無必。果「固定」取消,改「人人變木雕泥塑」,語氣驟急促,非我所願。那篇品我一路寫來節奏舒緩的長句支撐局,就是「甚至風息、蟬啞、鳥墜、雲凝」,我它當一個長句,是句中包含三個短頓罷了。現在,當初推敲不夠仔細,「風息」仍應該「風定」代替,至於前一句,仍有辦法「固定」掉保持節奏的舒緩。「風定」的處是:其一,「定」字音節沉重,前與「木雕泥塑」描寫相呼應,後與「鳥墜」相呼應。「定」的音節增加「墜」字的真實感。其二,「風息」是風不見了,「風定」是風在那兒不動,像風是一個實體。這與後面的「雲凝」相呼應,增加「凝」字的真實感。

韻音涉及字音的長短輕重,節奏有密切關係,因此兩者常常合稱「音節」。詩人對音節特別敏感,特別有控制其規律加變化運的才。通常,詩人在寫一首詩前,對音節有整個的規劃,即所謂韻律,一對內容有完整的構。中國的舊詩歷史悠久,名輩,又經批評不斷解釋闡發,詩人在韻律方面的苦相當明顯,新詩則在這方面沒有少資料。概新詩的興文學革命的旗幟為號召,打倒格律擺脫束縛,至今恥言韻律。許有少數優秀的詩人已掌握語言的音節,尚無批評整理推薦。談音節者往往舉舊詩為例。李白的《蜀難》,句法落,一句中有次頓挫,在音節表示了山勢的險惡,且詩開頭的句子較短,越寫越長,再短句相間,足表示山路越走越崎嶇。杜甫「錦江春色來,玉壘浮沉變古今」,其中錦春疊韻,浮古疊韻,沉今疊韻,據說錦江、古今本來是雙聲,句中音節相應若有共鳴。「但覺高歌感鬼神,焉知餓死填溝壑。」高歌感鬼一連四個字雙聲,罕見的音節產生很的撞擊力,增加了無窮回味。吳梅村的「人生千與萬,黯消魂別已」,於急促的音節中見情感的激動。李清照的「誰伴明窗獨坐?我共影兒兩個」,全首音節不失輕快,像在孤獨中尚保持瀟灑,「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則全首音節走向低啞短促,像生命中最後的氣力述說痛苦,再無逃避的餘。

語文、音節、形象三者本合為一。音節不僅僅在字音裡,在詩的情感裡,詩的意象進入讀者內,情感傳染給讀者,讀者再他有情的耳朵來聽詩,享受音節帶來的微妙經驗。時鐘的滴答聲本來是沒有輕重變化的,但若一個人知十分鐘後有重困難發生,時間的壓力越來越,滴答聲對他越來越沉重。「風急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雁飛回。」風,,雁在高處,猿嘯的聲音很高昂,渚清沙白像是高空俯瞰所見,意象此,所音節越聽越高亢。當你覺「千江陵一日還」節奏很快的時候無法不船走快,當你覺「朝見黃牛,暮見黃牛,三朝三暮,黃牛故」節奏很慢時無法不走太慢。「早行石水」,路難行,才體會「石水」音節窄急,「暮宿邊煙」,住宿的方似乎還安適,才見「邊煙」三個字平聲疊韻的音節悠長。諸此類。

者在經營意象時同時經營音節的說法向來有人反對。「三百篇中有於婦人者」,們何嘗知詩的格律?格律是近體詩的規範,古時又何嘗有格律?就算唐宋,詩是渾,者何嘗勉強遷就格律?詩是「情至格律備」,是「滿發,肆口」。這種說法有它的理,但是,我們怎樣解釋「一詩千改始安」呢?怎樣解釋「吟安一個字,捻斷數莖須」呢?怎樣解釋「所有偉的品不是初版的樣子」呢?哭聲的音節笑聲的音節不同,不

(本章未完)

劇本目录+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