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難的實驗

斯德哥爾摩並不繁榮,不蕭條。它的建築偏向於陳舊,卻又拿不羅馬、巴黎那種世界各國旅行者鎮住的著名古蹟。街沒有英雄氣概,充滿了安適情調,卻又安適相當嚴肅,這在歐洲其他城市不容易。其他城市一安適就不會長久嚴肅,嚴肅又總蘊藏著某種英雄氣概。

斯德哥爾摩的這種氣氛,呈現了瑞典人的政治選擇經濟選擇,現在,主是經濟選擇。

瑞典的社會經濟體制不代表歐洲,但它有效的實踐體現了一條思路,不妨幾眼。

瑞典在歷史是戰火不斷、忽強忽弱,但從十九世紀初期開始,它獲了專進行經濟建設的塊時間。那年代世界戎馬倥傯、喊殺陣陣,各種陳舊的文明新興的文明為榮譽、國土橫財耗盡元氣,有瑞典記住過的教訓,一門思發展工業,並進行了民主、人權為核的社會改革。等一百年過,二十世紀初現在世界眼前的瑞典已經是一個十分富裕的工業化強國。二十世紀的兩次世界戰瑞典由於嚴守中立倖免於難,這就使它進一步避開了世界其他許強國避不開的嚴重損耗,富裕發達的程度已是世界領先。

瑞典更引人注意的不是富裕發達,是在這個基礎推行了比較徹底的社會福利政策。開始是為了在世界經濟蕭條的背景救濟失業工人,扶持農村經濟,解決勞資糾紛,便政府的力量擴展公共工程,管制對外貿易,廣泛發行公債,提高稅收幅度,增加人民福利。這些政策居全部奏效,不僅躲開了普遍蕭條的陰影,且奇蹟般促進了經濟的全面發展,社會的空前安定,於是全國、各派政黨首肯了這個社會經濟模式。

順著這條路,瑞典漸漸建立了一個被稱為「從搖籃墳墓」的人生全程福利保障系統。既實現了古往今來很社會改革夢寐求的目標,又沒有付社會動蕩極權專制的慘重代價。這不僅鄰近的東歐、蘇聯比十分狼狽,且超越了由資本主義,於是引世界矚目。北歐的鄰國丹麥、挪威則競相仿效,一時蔚氣候。

但是,問題終究冒來了。

就像一個庭,長認真治,產平均分配,人人無須擔憂,似敦睦祥,令人羨慕,卻滋長了內在的惰,減損了對外的活力,謂合安康不振。

凡平均主義常常掩蓋著某種根本的不公平,例一九七〇年一九七一年瑞典國營企業裡的高薪階層曾為抗議政府的平均主義政策舉行了長達六星期的罷工。高福利、高稅收所帶來的生產本提高、競爭力降低、批資金外流則一種無聲的方式在發生。更嚴重的是,社會福利的實際費是一個難控制的無底洞,直接導致了赤字增通貨膨脹。最後連瑞典皇科學院諾貝爾經濟獎委員會主席阿‧林德貝克先生嘆息了:福利國的體制帶來的是低效率。

除此外,與現代高新科技脫節的傳統工業,本是瑞典的世紀驕傲,卻轉眼了它的世紀包袱。傳統工業的生產費越來越高,國營企業的無效開支越來越,結果效益倒退、失業增加。失業有福利保證,但福利卻無法阻止頹勢。應該有一批富有冒險精神的闖將來重整局面,但平均主義的體制又壓抑了這種。

於是,一場靜悄悄的衰退,暴露了瑞典社會經濟體制骨子裡的毛病。

幾十年前西方新聞界經濟學界喜歡瑞典的社會經濟體制說是介乎資本主義社會主義間的中間路,現在世界局勢發生變化,人們不再認為有設定這種中間路的必,但奇怪的是,瑞典仍是一個座標,企圖在它國間找一條新的中間路。

我其間原因,就在於瑞典的社會經濟結構體現了一種對理秩序、社會公平公共義的追求,這一切在由市場經濟中很容易失落。瑞典做過頭了,嘗了苦果,但是果完全沒有這種追求,面臨的危機更,且這種危機將屬於整個西方世界,對此很西方智者已有擔憂。

偶爾讀國《外政策》季刊一位叫阿塔利的學者寫的文章,很代表這種思路。他說,不管人們何由市場經濟原則是西方文明的普遍真理,至今沒有一個西方國願意在司法、國防、教育通信業全實行由市場經濟原則,沒有一個正常的西方人願意生活在一個金錢買賣法院判決、人護照、無線電波、生化技術、飲水源、核武器毒品的國。由市場經濟固是西方文明的支柱,但它與西方文明的另一個支柱民主政治體制就有很尖銳的矛盾。例市場經濟重在人與人的差距,民主政治重在人與人的平等;市場經濟重在人的使價值,民主政治重在人的人格權利;市場經濟重在流浪者,民主政治重在定居者;市場經濟重在個體由行為,民主政治重在少數服從數;……阿塔利悲觀預言,在這兩者的矛盾中,勝利的一方一定是由市場經濟,市場專制終究會取代民主政治,因此社會公平、公共義將難於留存。但這樣一來,等於一個重的支柱倒塌,西方文明的廈有因此崩潰。瑞典模式的衰微,更增加了這種悲觀情緒。

我覺這位阿塔利顯是市場經濟民主政治間的矛盾磨削過於尖銳、對應過於整齊了。但是他對由市場經濟所包含的內在悖論,表現了一種清醒。其實,由市場經濟的危機並不在於遇了民主政治,在於它在今必導致全球經濟一體化,從造對各種弱勢群落的不公,引發嚴重的衝突。

並非危言聳聽,現在,人類的生態社會生態面臨著牽一髮動全身的危險處境,一系列全球法規的制訂已不拖延。由市場經濟為最終驅動的發展活力,民主政治體制為理基座的秩序控制,否在全球範圍內取協調並一面對危機?時至今日,各國熱衷的仍是身的發展速度,掩蓋了一系列潛在的全球災難。

正是在這種情況,慢吞吞、暖洋洋的瑞典模式更值我們關注。

更值我們留的,是經濟背後的文化理念。北歐德國的經濟學們提的人類尊嚴社會公平的標準來評價經濟關係原則,令人感動。他們很有說服力展現這樣一系列邏輯關係:社會的安全靠人民的福利來實現,人民的福利靠經濟發展來實現,經濟發展靠市場競爭來實現,市場競爭靠正常秩序來實現,正常秩序靠社會保障來實現,社會保障靠公民義務來實現。因此,財產必須體現於義務,由必須體現於責任,這就是現代經濟的文化倫理。

其實,這已觸及人類的終極關懷。

瑞典 瑞典小記目录+书签挪威 砰然關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