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畫的空間與園林

最近幾個月來,我一直在整理一些中國古代園林的資料,準備一本書,為了找插圖,我重新拾年前曾過一點功夫的文學與繪畫空間的研究。中國的庭園是古代文人理的總合,很的會反映當時的文學與繪畫觀念。這是一個題目,我希望己有一空閒來,對這個問題點功夫。

從明末來,中國人概同意,庭園設計者中的丘壑就是詩情畫意。果這位造園者不是一位俗匠,那麼他的情與意必來詩詞與繪畫。反過來說,遊園者果是一位有靈的鑑賞,必會與詩、畫的情趣連在一的。因此研究古代園林的發展脈絡,詩與畫是一個很重的線索。

詩、畫與園林在很相關因素中,其中一項是空間觀念。甚麼是空間觀念呢?就是一個時代對空間的感覺,及構一個空間的方法。每一個時代有己的一套,所表現在文學、藝術,就現時代特色。為甚麼每個時代會有不同的空間觀念呢?這與文明的整體發展有關,尤其與人類克服空間的方法有關,與人群的流動有關。西方人在文藝復興後,有望遠鏡仰觀象,有造船術遠征四海,其空間觀念因為擴展。很惜,中國漢唐來,觀念格局是越來越的。反映在園林,就現有園無林的情形了。

討論空間觀念有很方法,其中一是習慣視點的判定。「習慣視點」是我杜撰的名詞。視點就是東西的立足點。詩詞、散文中描述景致與繪畫寫景一樣,必有一立足點。習慣視點是指某一時代、某一民族在觀察景物的時候所慣常採的視點。這個視點形文化一種特殊的力量,其影響是無處不在的。

盛唐的超高視點

今讀唐人的詩,深感其氣魄宏,懷壯闊,一股吞吐山河的氣勢。其實在空間,這是與漢賦中的傳統一脈相承的。

為甚麼唐人的詩有這樣的氣魄呢?是因為唐人懷,處理空間與時間的時候,是巨視的方法來表現的。對於空間,他們像乘飛機與火箭,這個世界,因此他們的思緒真是海闊空,絕不為兒女情長所限。對於時間,他們雖不知怎樣觀察,但習於有限的生命,伸展無限的過與無限的未來,體會時間的流變與永恆。這實際就是漢唐園林中的空間與時間觀念。本文暫僅就空間加討論。

首先我舉王維的一首不太有名的詩<漢江臨眺>來說明這一觀念。

楚塞三湘接,荊造九派通,

江流外,山色有無中。

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

襄陽風日,留醉與山翁。

照說這是一首在漢江旁邊眺望有感所寫的詩。是不論站在漢江的那一點眺望,不這首詩裏所的風景。漢江在長江北,他居湖南三湘區長江相隔的形勢,長江游荊門一帶的形勢。他的眼不。這是根據他的理知識,通過極高視點的觀察,眼的。「江流外,山色有無中」,是懷萬,發人豪情的描寫,但不是他眼所見,是結合了視覺經驗與高視點的像所的。「郡色浮前浦,波瀾動遠空」,視點雖拉低一些,但仍像低空飛行所見,眺望是望不的。

王維是一個畫,他的空間表達方法必與此詩的觀察空間的方法是一致的。他的畫沒有流傳來。經後人摹寫的「輞川圖」許為高視點眺望的表現。實,我們敦煌壁畫找很唐代的山水畫,夾在佛經的故畫裡,有不少的例子顯示唐人山水,確類似高視點與遠距離的投,演為後日的長江萬圖式的繪畫。這是中國造園中很重的觀念:超高空俯視。

這首詩的最後兩句,王維神的、像力的馳騁中,忽己拉回現實中來,像飛機已經降落了。眼所見的襄陽的風景,留待山翁酒吧!你忽覺悟原來王維描述江、漢形勢,是說在湖北北部的襄陽的一個高處,面對漢江景色發的感觸。他老人的像力未免太遼闊了吧!

最具代表的盛唐詩人李白更長於此一表現方式。他在一首題名<關山月>的詩中就是這樣寫的:

明月山,蒼茫雲海間;

長風幾萬,吹度玉門關。

漢白登,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邑,思歸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閒。

這首詩在空間觀念分三段來。前四句是巨視景觀;放眼,一種偉像力的發揮。李白像在太空梭中國北方的漠。雲海蒼茫,一望無際。李白的理知識有限,為山已經很高、很遠,非人所及了。提明月山後升來,與說邊一樣,為的詩人,版對尺寸是敏感的。感一陣風來,立刻會放為首尾幾萬的巨風。他的氣象知識有限,為風是直來直往的。

二段四句,與王維引詩的中間兩句相近,是近乎理與歷史的說明,所在觀點比較接近人世,但是沒有甚麼描寫。最後一段才是這首詩情所發的原因。原是唐人詩中常常表達的,軍人遠戍異域,其婦苦守空閨,不免見景思念良人的故。一個見風月思春的俗被詩人寫這樣偉的景觀,實因懷、視點高的緣故。

有時候,詩人的柔情超過豪情,同樣的主題會寫不同的意境來。李白有一首題為<子夜秋歌>的五言詩,就屬於這一類。詩共六句:

長安一片月,萬戶擣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此詩較短,所分為兩段。前面四句仍是描寫風月。但因柔情的分較濃,視點放低,人世。因此對空間的掌握就縮為中度的規模,長安城為度了。唐代的詩人月亮,絕不肯承認那是屋脊升的月亮。他立刻會己提高處,若不山,至少整個的長安城籠罩在一片月光,月光萬籟俱寂,全城女子的擣衣聲同月光一樣長安城統一在一個空間意念。秋風不斷的吹來,像一條伸展開來的線索,直連玉門關。氣魄並不,像力是貼近面展開的,所比較親切。這種像的架構最後兩句的思念情,非常意象的表達來了。

一般說來,李白詩中的豪情與其中誇張的言詞,是己的感官無限擴,由宏觀的情操所產生的。所後人他視為仙人,他視為狂人。他有很膾炙人口的詩句,是於壯闊的空間觀念。「長風萬送秋雁」,「青攬明月」等,有超越人世的像力才寫來。

除了怨婦外,「送別」是唐人最常的詩題。盛唐後期的動亂使知識分子所奔波,雖辛苦,卻使詩人們的眼界開,氣度襟非凡。李白有一首詩<渡荊門送別>,幾乎每一句屬於宏觀的意象: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

山隨平野盡,江入荒流。

月飛鏡,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送行舟。

這首詩的頭兩句是超高空來的。山水在萬的平原伏奔流著,是山水畫與造園表現表現不來的。三句雖仰視空,雲月,但超過了「三千路雲月」的氣度,立刻昇,進入蹈虛凌空的神仙世界。四句,蜿蜒的流水萬外的故鄉與遊子的我連在一,是一種豪邁又壯闊的離情,完全超高視點的超空間表現來的。

唐代在豪情方面不及李白的詩人,杜甫,在寫景物的時候,採的視點是鳥瞰的。真正感動人的詩句,就是超高視點來傳達感情。比「星垂平野闊,月湧江流」,「飄飄何所似,一沙鷗」等,其壯闊的氣勢,其「窮千目」開拓無限空間的懷,體是相同的。

這樣的超高視點來園林藝術,我們像唐人的建造一定是宏偉的。他們的池館一定偏於,並盡量與連結在一。所在北宋前,官員們在河邊建園,引的水流,融合園內、外的景物,有機會,希望擁有王維的輞川一樣的別業,直接為園。

這是一個中國人建造滕王閣、黃鶴樓、岳陽樓的時代。他們有「窮千目」的願望,因此在壯麗的江邊與湖岸建造登臨的高閣,遙視,騁目遣懷。「高迴,覺宇宙無窮,興盡悲來,識虛無有數。」是他們的感懷;「望長安於日,指吳會於雲間。」是他們的氣度。所宋元間留不少的繪畫是滕王閣、岳陽樓等為題的,於斷崖建一高閣,俯視萬雲山。欣賞「秋水共長一色」的景致。

在這時代,繪畫的帝王與貴族的園林,為高閣為主景,一個登高望遠的時代,閣取代了早期的臺,說是當時園林的象徵吧

(本章未完)

真幻之間談輞川圖中的建築目录+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