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與土壤

中央副刊推海外匯談的「文學與土壤」,引發旅們內壘塊的流摩盪,結果各人的長吁短嘆,化了一篇頗有深度廣度的文章。

文學是離不開土壤的,但這土壤是指什麼呢?夏志清認為是指生,原始的故鄉,或指己的國土。所叢甦說離開國土就會失落,琦君說土壤就是的回憶懷念。李渝則認為物理的土壤誕生記憶,但重的還是精神的土壤,所方思認為的土壤是生活,是語言。王渝又加文字與先人的典藉,日人伊原澤周則認為必須有種土壤,才產生種高品味的文學——這對株守「本土」的來說,倒是一個忠告——王鼎鈞卻沒有土壤仍活很的,比喻「吊蘭」,令我一盆紅色盛開的蟹形蘭,吊在簷前的春風裏一樣在意,真是妙喻!

文學像植物般受產土壤的影響,最明顯是中國北方山,仁者愛山,山是有什麼就讓人見什麼,是坦率實際、少玩花樣的仁者,所形的品《詩經》、《孟子》,實實在在、誠實信的。

中國的南方水,智者樂水,水是有什麼讓你猜不清什麼,是虛無詭譎、難捉摸的智者,所形的品《楚辭》、《莊子》,虛靈飄緲、艷幽秘的。

北方人山慣了,形容誰「了不」,無意中就拿山的高低來比,說某子「陡來了」!南方人水慣了,形容誰「了不」,無意中就拿水的浩淼來比,說某子「闊來了」!見山川形勢在潛意識裏的催化,是何鼓鑄著品的形貌風情了。

中國古就有人體會,文章是有待江山助的,哪個不受所處土壤的孕育?杜甫入蜀後,筆常見蜀江蜀山那樣的清碧雄快,韓愈詩裏少不了潮州海浪的拍擊,柳宗元文章中處是柳州幽潭的影子,蘇東坡的詩文中,不時露海南島吃檳榔筍的苦中帶樂……

所有人認為匡廬瀑布的遙闊,文氣就警動有勁;香山曲江的俊郁,文辭就新麗;瀟湘雲夢的奇幻,文意就深渺;山神京的壯偉,文體就嚴峻;錦江峨嵋的清秀,韻致就雅潔……實,點在處身的土壤,蜀的險、秦的壯、楚的雄、吳的媚、滇桂的麗、閩粵的奇,全中國何處不是佳山水?何處不是的溫床?

當,臺灣既有北方高山的厚實,又有南方海水的鴻濛,海運會,眾妙繞環,兼備山的沉鬱與水的瀲灩,山川在,吐霧吞雲,既雄且秀,就土壤產言,何愁不為中國文學的焦點?

於是我又南宋時的朱熹,有一登福州的鼓山,遠眺閩江口,發現所有的山勢,往海東奔趨,像群龍爭競入海的姿勢,他忽說:「龍渡滄海!五百年後,海外當有百萬人郡!」那時中國人腦海裏根本沒有臺灣的印象,完全是從山川形勢特殊的靈感,果,八百年後,臺灣已了全中國嚮往的焦點,身處這塊土的文學,應有引導群龍奔渡的信。

不過,匯談諸君的話,更足擴吾人島國的眼界,全球的名山勝川,不勝收,的土壤當不限於身處的四周,儘跨國跨洲。有人就開玩笑說:杜甫在蜀很久,並沒有寫峨嵋山詩;陶淵明是潯陽人,沒有寫廬山詩;孟浩是楚人,並未寫衡山詩,王維長年在終南山,對終南山有「君問終南山,知白雲外」已,謝靈運在浙東遊山玩水了半輩子,卻不曾寫台雁宕,誰管什麼本外?許的土壤真是開闊的,樣的,虛虛實實的,友情親情是土壤,功、挫折更是土壤,人、及先哲的智慧,無一不是,端文學們何珍惜與吸收滋養了。

文名可貴目录+书签長城與蟻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