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長廊裡的等待者——讀

我繼續等待著,時俯瞰山彩的燈海,時仰觀無星無月的夜空。

厚厚一疊白紙列印的散文書稿,從寒冬至春暖,隨著我的閱讀進度在書桌、餐桌、床頭間輾轉,其中幾頁還曾塞入登山背包山涼亭吹了一陣風。白紙黑字有一種冷靜的光影氛圍,我因此暫忘者是熟識的何老師,當己是初相逢的讀者,讓文字告訴我一切。

首先,印入眼廉的<討厭己>著實令人一驚,鮮少人此種方式開篇;在討厭己何不裝聾啞、從俗媚眾的「我詰問」中又雄辯滔滔「我答覆」:「本質不變、原則不變、理不變、價值不變。」一問一答,揭露近十年間處於社會亂局卻深感無力者共有的鬱悶結。這鬱悶像一枚新燒的烙印,往昔青春正盛時,從庭教養從古典經籍從師長繼承的核價值體系又與生帶來的胎記,行路已過中歲,疾風暴雨忽歇忽,書寫者帶著烙印與胎記踏入文字國度,抖落一身記憶,砌築一條長廊,雕刻時光;浮光暗影悄晃動,往歷歷在目,說故人的語音時愉悅時感傷,偶夾著嘆息。

全書六輯總綰六類人情懷。輯一輯二,或懷澎湖童年或記述日常,採擷微物中有的一份閃爍,平凡居頗有悠閒體會足分享。其中,書寫父親數篇最是動人,補捉亂世飄蓬的一代人中,己父親那二度離鄉背井、鰥居數十年的孤獨身影。父子同一屋簷,卻各有各的時代鬱結,父親房間裡的燈與書桌,默默陳述一身寄者所尋的慰藉。平凡物,亦是信物。

輯三「該被讚的人」定名,所記為師友、學術往來或日常錯身過的市井人物,不論鴻儒白丁,凡顯現品質者恆被文學歌詠,蓋散發溫暖的人世情,總在無形中給予人們勇氣與支持。

者所砌築的時光長廊裡,固四季嬗遞,但處處佈著靜夜獨白的意境。或許,相較於白晝喧囂、市聲亂耳,黑夜更讓內泊止進流露本面目。因此,不管是仲夏夜獨在山等待山的車班,遙觀燈海夜空若有所悟;靜夜讀詩,省視觀照「價值」與「」的真諦;中夜忽醒,探問我躁動;夜行列車,從燈火幻滅的窗景中補捉片刻沉靜;或是子夜前偕妻校園散步,見嫻靜的樹、柔的燈、溫暖的建築,「穩磐石的圖書館莊嚴深邃,黑夜裡闊長河的椰林崇高偉。」在在彰顯著我應答的內伏,探詢、追問、冥思、回歸,不斷問人生該追求什麼?該何尋回安詳與真誠?何在紛擾中安頓年輕時即已定論的終極價值。因這我問答的音色此清亮純圓,靜夜一匹黑絲綢,情景融,遂完一獨特的靈風景。與相映趣的當屬「造物不吾欺」一輯,寫宿舍區的蓊鬱林木、書桌前的羊蹄甲,寫榕松兩樹爭、春櫻秋芒,雖是短篇實為佳裁,筆端流露真情對知己,慕訴,令人不免推測在者眼中花樹遠遠勝過人,許是一草一木不欺吾,年年相待,不似現實人變化無端故啊!

果靜夜諸篇顯示了學術殿堂裡一個安身立命的知識份子所追求的寧靜與恬淡,則輯五輯六是個反差存在,變調的高音省察社會亂貌、揭示敝端甚至痛陳沉痾,鬱抑情難掩,憂憤獨,爭不見亦不聞的「棄絕」態,一段強過一段,一篇悲過一篇,險險乎有玉石俱焚的詭異氣氛。,證諸年來我輩賴寄託核價值、珍貴品質一一崩塌的實況,其「憂憤書寫」卻是最引發共鳴處。

宛海回瀾,在「憂憤」深處,「棄絕」盡頭,最初的學術銘印與年輕來的我信念錚錚歸位,捍衛著一切,呼應了開篇二文<討厭己>與<等待>這組一厭一等、既是謎題是解答的密碼:在燈海、夜空,重新感受昔日的種種情懷,靜靜等待著。等待什麼?或許是一個善意的陌生人送來溫暖,或是一個清明的社會漸漸回魂,當更是「等待那原來的『我』的返回」。

不曾變易的本質/林文月目录+书签討厭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