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婦女生活】 一、女性之從屬地位

中國人輕視女的位,一若。他們從未給予婦女應權利,古已。陰陽二元的基本觀念,始於《易經》,此書為中國古典籍一,後經孔子為潤飾流傳於後世者。尊敬婦女,愛護女,本為古蠻荒時代條頓民族特,這種特在中國早期歷史,付闕,即《詩經》所收國風時代的歌謠中,已有男女不平等待遇發現,因為《詩經.雅》記載很明白:

乃生男子,載寢床,載衣裳,載弄璋。

其泣喤喤,朱芾斯皇,室君王。

乃生女子,載寢,載衣裼,載弄瓦。

無非無儀,惟酒食是議,無父母貽罹。

(這首歌謠的年代至少早於孔子數百年。)

但彼時婦女尚未降至臣屬位,束縛婦女思,實肇端於文明發達後。婦女被束縛的程度,實隨著孔子學說進展與日俱深。

原始社會制度本來是母系社會,這一點頗值吾人的注意,因為這種精神的遺痕,至今猶留存於中國的婦女型格中。中國婦女在其體質,一般說,是優於男的,故雖在孔教庭中,吾人仍見婦女操權的實。這種婦女操權的痕跡,在周代已明見,蓋彼時一般人族,係取婦人名字,個人名字係所表明其生點或所居官職者。通觀《詩經》中所收國風,吾人殊未見女人有任何退讓隱避痕跡。女子選擇匹偶由,今日猶通行於廣西南部生藩社會者,古時亦必極為流行,這種方法是真由的,《詩經.鄭風》說:

子惠思我,褰裳涉溱;

子不我思,豈無他人。

狂童狂且!

子惠思我,褰裳涉洧,

子不我思,豈無他士,

狂童狂且!

這首詩的意思,表現何等活潑,何等坦直明顯。《詩經》中還有許女子偕戀人奔的例證。婚姻制度當時並未為女的嚴重束縛若後代者。兩關係在孔子時代其情景類羅馬衰落時期,尤層階級風氣為。人倫的悖亂,兒子與後母的通,公公與媳婦的姦,己的夫人送嫁給鄰國的國王,佯託替兒子娶媳婦名行強佔,及卿相的與王通姦,種種放蕩卑污行為,見《左傳》記載,不一足。女人,在中國永遠是實際操有權力的,在那時尤為勢,魏國的王甚至令魏王盡召國內的男子聚宮中。離婚又至為輕易,離婚者不禁重嫁娶。婦女貞操的崇拜,並未變男子的固定理。

後來孔教學說世,始萌女須行蟄伏的意識;隔別男女兩的所謂禮教乃為孔門信徒所迅速推行,其限制嚴,甚至使已嫁姊妹不與兄弟同桌食,這種限制,載於《禮記》。《禮記》所明定的種種儀式,實際究奉行至若何程度,殊未易言,從孔氏學說整個社會哲學觀,此隱隔女的意義,固易於瞭解。孔氏學說竭力主張嚴格判別尊卑的社會;它主張服從,主張承認庭權力等於國政治的權力,主張男子治外女子治內的分工合。它鼓勵溫柔的女型的婦女。不消說必教導這樣的婦德,像嫻靜、從順、溫雅、清潔、勤儉及烹飪縫紉的專精,尊敬丈夫父母,友愛丈夫兄弟,對待丈夫的朋友彬彬有禮,及其他從男子的觀點認為必的德。這樣的德的訓誡既沒有過甚的錯誤,更由於經濟位的依賴與其愛社會習俗的特,女子遂予同意接受此等教訓。或許女人的原意是做人,或許們的本意初在取悅於男子。

儒學者覺這種分別對於社會的諧是必的,他們的這種見解許很近於真理。在另一方面,他們給予為妻子者與丈夫平等的身分,不過比較其位略形遜色,但仍不失為平等的內助。有教象徵陰陽二儀,彼此互為補充。在庭中,它所給予為母親者位,亦頗崇高。依孔教精神的最精確底見解,男女的分別,並不解從屬關係,卻適為兩關係的調整使諧。那些善於駕馭丈夫的女人倒覺男女這樣的分配法,適為女子操權最犀利的武器;那些無力控馭丈夫的女人,則懦弱不足提男女平權的求。

這是孔教學說在未受後代男學者影響前,對待婦女及其社會位態度。它並未有像後世學者態度的那種怪癖的觀念,但其女低劣的基本意識卻是種了根苗。有一劣跡昭彰的例子引為證明,即丈夫為妻子服喪消一年,妻子為丈夫服喪卻三年。又似通常子女為父母服喪為三年,至已嫁女子倘其公公(丈夫的父親)猶健在,則為生身父母服喪一年。典型的婦女德服從、貞節,經漢代劉向著為定則,使為一種女倫理的近乎不易的法典——此倫理觀念與男子的倫理不相同。至若《女誡》的女著班昭竭力辯護女子的三從四德。所謂三從,即女子未嫁從父,已嫁從夫,夫死從子。最後一條,當始終未實行,蓋緣孔教的庭制度中,母身分頗為高貴。當漢代際,婦女為殉貞節死,已受建立牌坊或官府表題褒揚,但婦女仍再嫁,不受限制。

倘追尋寡婦守節這一種學理的發展過程,常致陷於過分重視經典學說的弊病。因為中國人總是實求是的人民,對於學理,不難一笑置。因實踐常較學理為落後,直至滿清時代,守節的婦德蓋猶為僅所期望於士紳,意在博取褒揚,非責普通庶民族。即在唐代,古文韓愈的女兒且曾再嫁。唐代公主中,有二十三位再嫁,另有四位公主且三度做新嫁娘。不過這種傳統觀念早在漢代已經萌芽,經過數百年孕育傳播,此早期傳統觀念終致漸趨有力,即男子續弦,女子不再嫁。

後乎此,又來了宋代理學,他們注定婦女必須過那掩藏的生活,使婦女的再醮為犯罪行為。崇拜貞節——這是理學在婦女界中竭力鼓吹的——變理的固定理,婦女因此須負社會德的責任,男子則對此享著免殺的特權。婦女更須負責保全名譽提高品格。這一點,男人常熱烈予讚,蓋至此其著眼已從尋常庭婦德移轉於女的英雄主義與節烈的犧牲精神。早九世紀,已有一寡婦深受儒學者的頌揚,因為正當文君新寡,當在陪護丈夫靈櫬回籍途中,投宿旅舍,那個旅舍主人見色意,拉了拉的臂膀。認為這條臂膀受了玷污,咬緊牙關它割掉。這樣,受社會熱烈底讚。又元代,另有一個寡婦盛受獎許,因為在病中拒絕顯其患有潰瘡的峰於醫生,英勇不治死。

了明朝,這種守寡貞節的理,遞演為公制定的法典,凡寡婦守節未滿三十歲的任何一年齡,繼續保持達五十歲者,受政府的褒獎建立牌坊,的族並蒙其蔭庇享受免除公役的權利。這樣,不獨婦女本身其清貞受讚,即其親屬中男子亦同蒙其庥。寡婦的貞節德,不獨受男人的親屬的歡迎,同時亦為本人在名譽邀取顯揚的捷徑。且沾光著們的榮譽的人,不僅限於們的親戚,更及於整個村莊或部落。由於這種理解,貞節遂為流行的固定理,有極少數的孤立人物偶爾發生一些反感已。因為這個鼓勵寡婦守節的訓旨,致令孔教學說在一九一七年文藝革新時代被罵為「食人的宗教」。

隨著孔教學理的進展並行著的,是實際生活的不息川流,其立足點基於社會的習俗與經濟的壓力,經濟壓力的勢力尤。比孔教學說的影響更為重實,為經濟權操於男子手。因一方面孔教學說將婦女守節制為宗教式的典型,另一方面,珍珠、寶石卻使部分婦女轉化為老婆、為蕩婦。魏晉際,氏族興,資產積聚於少數豪貴,加政治紊亂,實一面促進女子嫁充妾媵風,一面加甚父母溺斃女嬰慘劇,因為貧窮的父母無力擔負此一筆嫁女妝奩的鉅費。那時許高官豪富還蓄有歌伎舞女數十人至數百人不等;放蕩佚的生活及女人溫情的服侍,頗足滿足登徒子迷夢。晉石崇姬妾數十人,常屑沉香末布象狀,使妾踐,無跡者賜珍珠百琲,有跡者即節其飲食,令體輕。總,女人至此已變男子的玩物。中國婦女位此低落,此等珠練祟力,超過於孔教學說。其情形無異於古代羅馬與現代紐約。婦女纏足制度於是乃沿著此種情況的進展熟。這婦女纏足制度是男人幻中最卑劣的癖。

像乎情理外,卻就當這個時代,中國婦女善妒著名。那些怕老婆的高官顯宦,常帶著被抓傷的面貌入朝議政,致勞君王降旨懲罰這些善妒的妻子。晉時劉伯玉嘗於妻前誦<洛神賦>,語其妻曰:「歸此,吾無憾焉。」妻忿,曰:「君何善水神輕我?吾死何愁不為水神?」其夜乃沉死。死後七日,託夢語伯玉曰:「君本願神,吾今為神。」伯玉寤覺,遂終身不復渡水。有婦人渡此津者,皆壞衣枉妝後敢濟,不爾,風波暴發;醜婦則雖盛妝渡,其神亦不妒

(本章未完)

【下卷 生活】 開場白目录+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