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緒論

一、此所云中國文化

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一切。吾人生活,必依靠於農工生產。農工何生產,凡其所有器具技術及其相關社會制度等等,便是文化一重部分。又吾人生活,必依靠於社會治安,必依靠於社會有條理有秩序後。那麼,所有產生此治安此條理秩序,且維持它的,國政治,法律制度,宗教信仰,德習慣,法庭警察軍隊等,亦莫不為文化重部分。又吾人生來一無所,一切靠後學習後。於是一切教育設施,遂不少;文化傳播與不斷進步,亦即在此。那當,若文字、圖書、學術、學校,及其相類相關,更是文化了。

俗常文字、文學、思、學術、教育、版等為文化,乃是狹義的。我今說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一切,意在指示人們,文化是極其實在的東西。文化本義,應在經濟、政治,乃至一切無所不包。

則,若音樂戲劇及一切遊藝,是否亦在吾人生活所依靠列?答:此誠為吾人所享受,似不說為「所依靠」。人生需,豈徒衣食止?故流行有「精神食糧」語。從其條暢涵泳吾人精神,培養增益吾人精力言,則說為一種依靠,亦未為不耳。

此云中國文化,是說我們己的文化,別於外來的文化言;這亦就是特指吾中國人夙昔生活所依靠一切。文化本從傳遞通有,於此求「有」「外來」劃分,殆不。不過近百年世界通,中國所受變於西洋者太,幾盡失其故步,故略劃取未受近百年影響變化固有者目為中國文化是已。

又文化無所不包,本書卻不泛及一切。中國既一向詳於人忽於物理,這裏亦特就其社會人生來討論,是已。

二、中國文化個殊強

從文化比較來,中國文化蓋具有極強度個,此於列各層見:

一、中國文化獨創發,慢慢形,非從他受。反,日本文化、國文化等,即從他受。

二、中國文化具特徵(文字構造特殊,法學所謂法系特殊,是種種甚),體系,與其他文化差異較。本來此文化與彼文化間,無不有差異,亦無不有類同。來公認中國、印度、西洋並列為世界三文化系統者,實其差異特體系故。

三、歷史與中國文化若先若後古代文化,埃及、巴比倫、印度、波斯、希臘等,或已夭折,或已轉移,或失其獨立主民族生命。唯中國其創文化綿永其獨立民族生命,至於今日巋獨存。

四、從中國已往歷史徵,其文化同化他人力最為偉。對於外來文化,亦包容吸收,初不為其動搖變更。

五、由其偉的同化力,故吸收若干鄰邦外族,融後來廣中華民族。此謂中國文化非唯時間綿延最久,抑空間拓亦不及(由中國文化形一單位社會,占世界人口極數字)。

六、中國文化在其綿長壽命中,後一段(後二千餘年)殆不復有何改變與進步。似顯示其身內部具有高度妥當調,已臻於文化熟境者。

七、中國文化放於四周影響,既遠且。北至西伯利亞,南迄南洋群島,東及朝鮮日本,西達蔥嶺西,皆在其文化影響圈內。其鄰近越南朝鮮固無論;稍遠日本暹羅緬甸等;亦泰半依中國文化過活。更遠歐洲,溯其近代文明由來,亦受有中國甚影響。近代文明肇始於十四五六世紀文藝復興;文藝復興,實力於中國若干物質發明(特造紙及印刷等術)傳習,為其物質基礎。再則十七八世紀所謂啟蒙時代理時代者,亦實力於中國思(特儒)啟發,為其精神來源。〔註一〕

中國文化相形見絀,中國文化因外來文化影響變化,致根本動搖,皆是最近一百餘年已。

三、試尋求其特徵

我們於此,不禁願問:何謂中國文化?它是理某空間,歷史某期間,那一堆東西嗎?抑尚有其一種意義或精神指?從述中國文化個強來說,頗使人見其植基深厚,故爾發揮來的乃此堅卓偉;其間從本末,從表裏,正必有一種意義或精神在。假若有的話,是不是指點來,使洞了悟其是是故,躍有一生動意義或精神,映於目間?——本書《中國文化義》就試為進行這一工。

我們工的進行:一步,將中國文化在外面容易的,常常被人指說的那些特異處,一一尋求羅列來。這種羅列,從最著者次及於不甚重者,列許許,盡不必拘定其少。不過,當你羅列後,便某點與某點相關聯,歸併;某點與某點或竟為一。此,亦就不甚了。二步,拈取其中某一特點為研究入手,設法解釋它的來由。前後左右推闡印證,愈引愈深;更進解釋及於其他特點。其他特點,假因亦解答,即再進推及其他。總,最後我們若發見這許特點,實不外打從一處來;許特徵貫串來,原本於唯一總特徵;那就是尋了。中國文化便通體洞明白,其義在握。

這不過致計劃此,其餘曲折,隨文詳於後。

三特徵

本書著筆於抗戰五年(一九四一)。我們眼著較後的歐洲戰爭,幾國一個接一個先後被消滅,真是驚;中國卻依屹立於其東部土。論軍備國際,論經濟、政治、文化種種力量,我們何曾趕那些國?他們或則幾亡一個國,或則幾星期亡一個國,或則幾個月亡一個國;獨中國支持至五年了,還未見涯涘。顯對照,不為別的,是中國國太他們國嫌已。國,沒有退路,沒有後繼,便完了。國,盡你敵人戰必勝攻必取,卻無奈我一再退守後,土依甚廣,人口依甚,資源依甚富。在我還撐持,在敵人卻已感戰線扯太長,時間拖太久,不禁望洋興歎了。平時我們的國,己亦不覺;此時則感觸親切,憬有悟。

這是祖宗的遺業,文化的果,後人食其福。但細來,食其福者亦未嘗不受其累。中國不易亡者在此,中國不易興或亦在此。譬年來中國最問題,就是不統一。例中國有廣西一省這般,不是早就統一了嗎?局面太了,領袖不易人。為局面領袖者,在局面中未必行。即令其人本質行,機緣會合資望養亦倍須時間,非易。且人則問題,局面則問題。一處有問題,全局受影響;中樞不就緒,各處難進行。尤其注意者,在團體中,每一分子覺知他的責任。團體愈,則團體中每一分子的責任感覺愈輕微;團體太了,寖至於無感覺。一個庭的人,易於懶散;一個庭的,易於荒廢,就是為此。反一人就很容易振。若分析,又指兩面:一面是感覺力遲鈍;一面是活躍力減低。從前廣西有兩年戰亂遍全省,在北京我們廣西有關係的人知,數人則無聞無睹。當東北四省為敵人侵佔,鄰近各省受威脅,尚時時有所感覺;遠處南方各省便日漸淡忘,無所覺。這是國太,人們感覺遲鈍例。有時感覺問題了,沒有解決問題的勇氣與興趣;或者一時興奮,奔走活動不持久;則皆為活動力貧乏證。猶力氣的人,望著千鈞重擔不攘臂;或者攘臂,試一試,終於廢,須知奔走活動,不怕遇著人反對,怕不什麼反應。不什麼反應,便不再幹。在太的國度內中國者,卻每每是這樣。

國,既足為福,又足為禍,必不容等閒視;其所致此,亦必非偶。吾人正舉此為中國文化一特徵,加研究。往日柳詒徵先生著《中國文化史》,就曾舉三為問:

中國幅員廣袤,世罕其匹;試問前人所開拓此摶結此者,果由何?

中國種族複雜,至驚異。即漢族言,吸收同化無慮百數;至今泯相忘,試問其容納溝通,果由何?

中國開化甚早,其所年襈久遠,相承勿替,訖今猶存者,又果由何?

此三個問題,便是三特徵。再詳言:

一、廣土眾民〔註二〕,為一特徵;

二、偌民族同化融合,為一特徵;——蘇聯亦廣土眾民,其同化融合,在過似不逮我;

三、歷史長久,並世中莫與比,為一特徵。

四特徵

從三特徵,無疑有一偉力量蘊寓於其中。但此偉力量果何在,竟指不。

吾人所知,知識實為人類文化力量所在;西洋人「知識即強力」(Knowledge is power)言極是。中國文化在過所見優勝,無疑亦正有知識力量在內。但中國人似非知識見長民族。此觀於其開

(本章未完)

出版後記目录+书签-->